60潜入中山
初恋是甜蜜的,初恋又是苦涩的。尽管明明知道墨玉已经成了中山国的王后,但我内心深处仍然难以割舍对她的情感。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年,这种思念并没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丝毫的减弱,相反,却愈来愈烈。我最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与思念,决定亲自到中山国都城灵寿,去看望我日夜思念的墨玉。
我把国政交给相邦赵豹、大司寇公子成和大司马肥义,然后带上李承赶往信都,与楼缓汇合,经过详细周密的安排之后,我们三人打扮成胡人模样,天不亮就出信都向北,绕过鄗城,直奔灵寿而去。
三个人快马加鞭,越过槐水,前边隐隐出现一堵矮墙,我听肥义说起过,这是几十年前中山复国以后,为了抵御赵国进军而修筑的长城,西起太行东麓的房子城,东至扶柳城,绵延二百多里。因为这里地处平原,无险可凭,只能筑起一道土墙,其实自修筑的时候就根本挡不住军队进攻。加之赵国与中山连年的拉锯战,早已把这堵墙破坏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为了不与中山国官兵遭遇,我们尽量绕开官道,专找乡间小路,时而策马狂奔,时而碎步前行。天大亮时已经来到石邑城附近。时过谷雨节气,田里干活的人们多了起来,这里地处太行山东麓,土地肥沃,此时已经开始普及冬麦,郁郁葱葱的麦苗长出半尺多高,有的开始抽穗。我们吃了点随身携带的干粮,继续往北走,直到接近中午时才来到一个叫康家庄的小村子。
村口一处茅舍,一个农夫在摆弄一架耕犁。
李承上前抱拳施礼道:“老人家,我们是过路的,想来你这里讨一碗水喝,请老人家行个方便。”
这农夫警惕地打量我们几眼,什么话也没说,然后转身进厨房用瓦盆端出一盆凉水,里边放着一只锯开的半块葫芦瓢,那就是舀水的器皿。
李承接过来先舀了半瓢水,咕咚咕咚喝完,然后再给楼缓喝,最后才让我喝。
我问道:“老人家,到灵寿城怎么走?”
老农用手往北一指,也不说话,兀自蹲到地上摆弄农具。也许这人是个哑巴。
我注意到这个村子大都是茅屋土舍,却有一户人家楼房瓦舍很是特别,就随口问道:“老人家,那边一个大户人家不知道是谁的府邸?”
老农张口说道:“那是康府,康大人的家。”
“这康大人姓甚名谁?”
“康贝宁!”
“可是房子郡的郡守康贝宁吗?”
老农抬起头,仔仔细细打量了我一眼,问道:“你认识康贝宁?”
“不认识,只是听说过而已。”
“这个康大人,村里人都叫他坑大人,专门坑人,贪赃枉法,坑害百姓。”
“这康府现在有人居住吗?”我忽然想到了阿黛。
“没有,以前就是几个看家护院的,前几天听说康家的媳妇生了孩子,回到老家坐月子。”
听到这,我决定要去看看阿黛,然后跟李承、楼缓使个眼色,谢过农夫,便牵着马来到康府门前。
这康府真是豪华气派,高高的门楼,门前一对大石狮子,旁边站着一个身材粗壮的家丁,我仔细打量一下,这个家丁大圆脑袋,浓眉杏眼,目光炯炯有神,看着他阔脸,高颧骨,宽鼻翼,上胡须浓密,而领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头部除了头顶上留着一束头发外,其余部分都剃光。身穿长齐小腿的、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腰带两端都垂在前面,袖子在手腕处收紧。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鞋是皮制的,宽大的裤子用一条皮带在踝部捆扎紧。弓箭袋系在腰带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带上横吊在腰背部,箭头朝着右边。
我特别留意他这身打扮,非常适合骑马射箭,这是一个匈奴人。
他大概看我盯着他不放,有点恼怒,厉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来此作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