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须尽其才,才须尽其用-第3/5页
在李嘉诚组建的公司高层领导班子里,各方面人才都十分齐全。有人曾如此评论:“这个领导班子既结合了老、中、青的优点,又兼备中西方的色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当然,用人所长,并不是对人的短处视而不见,更不是任其发展,而是应做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有些人的短处并不能直接定义为缺点,因为它是和某些长处相伴相生的,它是长处的一个侧面。
这类“短处”不能简单地消除,只能暂时避开,而关键还在于怎么用它。用得得当,“短”亦即长。克雷洛夫有一段寓言说,某人要刮胡子,却害怕剃刀太锋利,就去搜集了一批钝剃刀,结果却什么都解决不了。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彦涛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行’的人必然是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就越明显。人有高峰必有低谷,有长处必有短处,谁也不可能是十项全能。”
如果在发掘人才为自己所用之时,能注重于他的长处,如此便能发现更多的人才;如果不见人才之所长,只一味寻人之所短,到头来你必然会认为人才难觅,甚至感叹世间缺少人才。
所以,只视人之所短,则无才可寻;能视人之所长,人才才会源源不绝。
想要使人才不断涌现,身为一个领导人必须抛弃论资排辈的偏见,排除个人主观的好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能够如此,你就不会轻易地使人才从身边擦肩而过,众多的贤才就会汇聚到你身边,这是知人识人的重要准则之一,也是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许多历史上的故事都证明,这种选才用人的观念才是最正确的。
人才,不可能全是白璧无瑕的完人,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与短处。例如,有的善于分析归纳,有的善于做行销企划工作,有的精通某种专业技术,有的具备某方面的特殊才干;有的拥有组织领导才能,有的适合做主管,有的适合做副职,等等。
领导人的职责,就是按照他们的这些不同长处与特点,适才适用,为各类人才提供最能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位置,使人尽其才。
战国时期,孟尝君以养士著称,曾担任齐国宰相多年,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鲁仲连则是齐国高士,深具卓识远见。孟尝君相当尊敬鲁仲连,但两人对人才的看法却迥然不同。
孟尝君认为,假如他委派的人,没有把事情办好,他就会认为这个人无能、笨拙,会毫不客气地将他逐出门下。
鲁仲连则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彦涛人尽其才,最后一举夺得天下。
总之,人有长处和短处、优点与缺点,即使最伟大的人物也有不足之处。管理者不仅要识人之长,更要见短中之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才能。
大胆任用偏长之才
一般管理者在用人时,面对一个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和在某一方面比较擅长的人,往往难以取舍,而优秀的管理者宁可任用有偏才的人。据调查,有偏才的人的创造性比各方面比较平均的人强,他们对自己所擅长方面的工作干得更为出色。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工作的需要而定。如果工作要求一个比较全面的人才,则绝不能任用一个有偏才的人。那么,什么时候可以任用有偏才的人呢?当某一项工作对人才的全面性要求不强,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和有偏才的人都能干时,管理者就应当舍“全”求“偏”了。
可能一些管理者还有疑虑:用偏长之才不等于冒险吗?万一在工作中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偏才就无计可施了。我们前边已经讲过,偏长所任工作需是对某一方面要求较为突出的工作,就像学生学专业一样,在某一专业比较突出,而其他方面相对较弱。偏才并非只会某一方面的工作,而是指其他方面相对较弱而已。
任用偏才也要有一定的技巧,偏长之才一旦被用对了地方,就能作出常人难以作出的成绩。反之恐怕他也只能平凡过一生。因此,管理者在用偏长之才时,一定要给以符合其偏才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