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要有识人之眼,更要有择才之胆-第4/6页



贤德之人,人皆爱之,这样的人才最为管理者所钟爱。就如同荷花的美丽与高洁,贤德之才的能力与自身的道德都兼而有之,在工作中不仅可以以技服人而且还能以德服人。有这样的一批人才,管理者就可以放松很多,下属之间的关系在这批人的推动下就可以融洽地发展。

只有德才兼备,选而用之,整个团体才能更好地发展。管理者选拔贤德之人加以任用,就外部而言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一方面大量的贤德之人慕名前来;另一方面贤德之人也为公司带来了信誉并为公众所接受。

一直以来,德才兼备的人最为人们所喜爱、尊敬、推崇,这样的人对下既能办事又能处理好关系。对上忠心耿耿、不谋私利,叫人放心。下属服你,上级信你,非德才兼备是很难做到的。如果能识到这样的人才确实是万幸,能用到这样的人才也是管理者之福。古今中外,许多管理者都选用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并予以重用,而这些人也不负所托,尽职尽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周恩来总理一生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很早周恩来就与***等人一同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的才能与品德深得***赞赏。***走上领导地位以后都把周恩来作为自己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周恩来在调和党内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人民的好总理(touwz)?(net)”。毛泽东对周恩来的信任就是基于周恩来的才能与品德。

管理者择才而任,还应注意把贤德兼备的人才用到关键的位置上,一方面为自己管人、用人树立榜样,另一方面把这些人放在重要位置也不必担心“祸起萧墙?()『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彦涛间曾担任过海军上将,退役后转任外务大臣。在1940年,大战局势发展到最紧张时,美国考虑是否加入亚洲方面的战事,日美关系正濒临破裂边缘。野村先生便以天皇特命全权大使的身份到了美国,为美日两国的和平,进行交涉。

可是,就在他对美国提出种种和平建议时,日本却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这一事件终于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野村先生和松下同是和歌山县人,野村不仅是松下的长辈,也与松下有很好的私人交情,是松下一生中最敬佩、认为人格最高尚的伟大人物。战后,松下正为美克德公司的领导人选伤脑筋。当松下想到自美国归来的野村先生时,就认识到如果能请这位德高望重具有高尚人格的野村先生来出任中心管理者,做公司的精神支柱,那么美克德公司的重建工作就指日可待了。

于是,松下非常坦率地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他,并请他务必接受邀请。想不到野村先生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说,“我对经营事业一点也没经验,但我唯一的长处就是了解用人。诚如你说的,美克德公司拥有许多一流的人才,那么我的工作就是要尽快促使那批优秀人才发挥他们的潜力。”这个看法,和松下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于是人选问题很快就定案了。

松下的这个人事决定使许多人大感意外,甚至松下周围的人也表示反对,他们认为:“以美克德这样的小型公司,聘请曾任外务大臣的野村先生来担任经理,不是大材小用太委屈他了吗?从另一角度说,以美克德这样的小公司,想独占像野村先生这样具有伟大人格和才干的人,也实在太自私了。”当然,他们都是出于一番善意,为野村先生着想。幸好,野村先生并不同意这种肤浅的看法,他以为:“战后,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安定和繁荣。在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