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后院的事再经不起折腾



   吴太夫人作为婆婆,就是以如此坚决的态度,表明了她要守护大儿媳妇乔菁菁的心。 

   吴太夫人又把乔菁菁喊到她身旁来。 

   “你过来,挨着我坐。我今日这话就是专门说给仲谋和公瑾听的!我不管他们这些人在外头商议了什么?我不同意就是不同意!” 

   吴太夫人如此激动。 

   还是乔菁菁请她婆婆先听孙权和周瑜的意见。 

   “太夫人,你且听他们把话说完。” 

   周瑜刚刚跟孙权和吴太夫人分析道:“当年,楚君被封至荆山的边上地方不够百里,但是楚军的后辈贤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域,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州之地,直到南海……” 

   这话才说到了一半。 

   就被吴太夫人激动的打断。 

   吴太夫人只想维护大儿媳妇。 

   周瑜这回又得继续说:“楚君的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了九百多年,将军继承父兄的余威就业,统领江东六郡。如今,兵坚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我们可以说是所向无敌,为什么要向曹操送人质呢?不管是谁,人质一旦到了曹操手下,我们就不得不受制于曹氏。 

   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所能够谋取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诸侯印,十几个仆人,几辆马车,几匹马罢了。 

   能跟我们自己创立工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吗? 

   为今之计,最好的不是送人质! 

   而是静观曹操的动向和变化。如果曹操能够遵守道义,拯救天下,那么我们在归附也不晚,大家一起振兴汉室。 

   如果曹操骄纵,图谋生乱,玩火**,将军只需静待天命,又何必送人质呢?根本不用管外面吵吵嚷嚷的声音。” 

   周瑜这番话说明了他的先见之明。 

   也完全说到了孙权心坎里。 

   孙权也终于认同孙策对周瑜临终时候的那番重托。 

   吴太夫人听明白了周瑜的意思。 

   她赶紧拉着孙权的手:“周公瑾的话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年岁相当,我一向把他当儿子看待,从此以后你也要把他当成兄长!” 

   送人质的这件事情,与其说是江东的一段风波。 

   不如说是孙权予以检验江东人心的一块探路石。 

   后来,孙权找着机会还专门跟乔菁菁赔罪: 

   “让大嫂受委屈了!谢谢大嫂,为了仲谋,顾全大局。大嫂待仲谋之心,仲谋无以为报。” 

   如果在这个事情当中,乔菁菁沉不住气,她率先闹起来。 

   或是被别有用心的人一揣度,那岂不是又是一场孙氏集团内部的争乱? 

   乔菁菁如今是寡妇身份,带着儿子和女儿独居在符园。 

   如果小叔子孙仲谋要来看她,且多少有不方便。 

   若是在母亲吴太夫人屋中碰巧遇着,却又正常坦荡。 

   如果孙权带了自己的家室女眷,来符园做客,这有另当别论。 

….

     但孙权在周瑜和张昭之外总有一些事情,家事的外事的拿不准,需要和大嫂探讨。 

   有的事情是可以让别人听的,但有的事情不应该让别人听到。 

   孙权内心也是几番衡量。 

   最后,只为事情的轻重缓急。 

   他还是决定亲自来到符园,探望他大嫂。 

   一看到吕蒙凌统等轮流在符园外值守,符园内有大哥当年亲自挑选的婢女二三十人侍立一旁。 

   孙权反而又怪自己多想了。 

   孙权和大嫂乔菁菁的相处一直坦坦荡荡,孙策之后也是如此。 

   但有人不这么想。 

   孙权正妻谢氏,多少年在乔菁菁的风头之下。 

   那时,她曾看不起乔菁菁刚来的时候身份过低,以为一个落魄的逃难女子家世不好凭什么跟她谢氏争。 

   后来,事实证明,这位乔大嫂不是一点点本事。 

   不光能得到大哥孙策的宠爱,能得到婆婆吴太夫人的喜欢,包括家中上上下下,还有就是吴郡江东这些重臣武将,都佩服她。那顾氏一家,就此消得没影儿。 

   孙策在时,谢氏也就忍了,反正跟着大哥大嫂混,有肉吃。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