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又一个让曹操头疼的年轻人



   孙权如今只要一想起他大哥孙策,那眼圈就是红红的。 

   张昭也已经平复了情绪。 

   他说:“也不是不能去,我总是担心,这个也没有谁能保证,将军能必定凯旋!” 

   说着说着,张昭又要急了。 

   孙权就说:“庐江城的里里外外我都熟,我此次去,除了锱铢重器,还要带身边信得过的人。 

   子布只需告诉我,谁人信得过? 

   公瑾带兵镇守吴郡,太守朱治和子布统领内政,我全没有后顾之忧,府内家中一切有大嫂照料,我更不担心。” 

   说到如此,乔菁菁向孙权推荐了一个宗室重臣孙河。 

   孙河这些年一直跟随孙策,从最开始庐江城之战,到平定曲阿会稽,颇有资历。 

   且孙河衷心可鉴,能力不在孙贲和孙辅等诸多堂兄之下。 

   于是。 

   孙权亲自带着宗室孙河,猛将蒋钦,程普,黄盖,以及一万兵力,快速从吴郡出发,直奔庐江城。 

   孙策刚死,孙权就带着人出去打仗的消息传遍了江东,传到了曹操那头。 

   曹操一面远征乌桓,一面想着自己这一回。 

   不但解决了孙策这个大难题。 

   又因为庐江这个地方起乱子,让孙策的继承人孙家老二孙权也离开吴俊,跑到庐江城来。 

   这是一个机会,不如趁机分出一部分兵力南下,过寿春袭击庐江城,将孙权一网打尽。 

   曹操的计策是个好计策。 

   可无奈,曹操身边早已经有了华歆和张紘这些江东派谋士。 

   孙策逝世,张紘华歆等也深感惋惜。 

   张紘还劝曹操: 

   “趁别人刚刚死了大哥就去围攻他,这是不义之举!” 

   就张紘这一句话,让一个宁杀千人不放过一人的曹操就那么打消了念头。 

   曹操这人是很奇怪,他当年本有机会直接将刘备给杀了。 

   结果却因为刘备是来投靠他的,刘备顶着刘皇叔的名头,刘备也是一个人才,曹操杀了一个来投奔自己的人才,让别人寒心。 

   所以曹操尽管想杀刘备,却放过了。 

   这一回也一样。 

   本来孙权带着兵马攻打庐江城,是曹操扼杀孙权的一个绝妙的时机。 

   却因为人家孙权刚刚死了大哥,伤心不已,曹操决定放他一马,过段时间带再打孙权。 

   这种所谓的仁义作风,多少受东周列国时候的风气影响。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就算要开打,还要彼此行一个礼。 

   或是先下一封挑战书,约定在某年某月某日。 

   当然也可以搞偷袭,搞围追堵截,用计。 

   但是像这种趁别人死了大哥,就搞偷袭的。 

   实在为人不齿。 

   这是曹操给人的表面印象。 

   更深层次的,还在于孙权本人。 

   首先,孙策在孙权的生命中就是那么重要,这个大的哥当的就像老爹一样。很深沉很带劲。 

….

     大哥给孙权留下的责任重担也很深沉厚重的。 

   孙权要进攻庐江城,给大哥报仇,庐江城两边倒的墙头草,必然要向曹操求救。此时的孙权力量还很弱,不足以与曹操对抗,他该怎么办呢? 

   孙权很聪明,他希望曹操到时候不要出来坏他的事,他早早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 

   信里,孙权主动揭发了当年李术擅自杀害了曹操任命的刺史严象,并说,我将代表朝廷去征讨庐江城的余孽。 

   为曹操办事嘛。 

   仍旧是孙曹关系和睦的体现啥。 

   曹操得信后,一开始还没看出里头的猫腻,只是很生气,他本来还找不到杀害自己任命的刺史严象的元凶。 

   这回既然孙权要出兵代表朝廷去报仇,那他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 

   后来过了几天,曹操才想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暗暗觉得这个孙老二和孙老大一样,都是让他头疼的年轻人。 

   孙权联系了曹操之后,亲自率领宗室亲兵进攻庐江城。 

   先前李术一死,孙策接着又死,庐江城里那本来站在李术背后的人,自然而然站到了最前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