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后院的事再经不起折腾-第2/4页



   可这大哥孙策都死了,大嫂还不让位! 

   大嫂还管家。 

   如今江东之首,是她谢氏的丈夫孙权,她才是讨虏将军孙权的夫人。 

   名正言顺的江东第一女人。 

   谢氏果真就找到乔菁菁的面前。 

   她表面上是看望,实际上是来耀武扬威的: 

   “大嫂,你看看我这些年,跟着将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是!我是身子不争气,这些年也没能够给将军生下一儿半女,我每次见着连十一都有了孩子,心里羡慕的很。 

   大嫂,我是将军的正妻,明媒正娶,父母之命,这些你都是知道的,我勤勤恳恳,团结妯娌,伺候婆母,伺候将军起居。 

   如今,将军新接手江东,事务繁忙。 

   十一生的儿子,我亲手接过来抚养,以后将军继有人!” 

   谢氏自己贼明白,话却说得糊涂。 

   她以为,她没生儿子,以正妻之威去抢了袁十一的儿子了,她地位就能变高了。儿子以后还能做继承人。 

   想得真美! 

   孙策也有儿子,还是正妻生,爱妻养的儿子。 

   孙策死了,也没把地位传给儿子呢。 

   谢氏见到周瑜家的小乔夫人也在面前,就干脆把话说敞亮了: 

   “小乔夫人,你也在这里正好。你多多陪着我们大嫂,你多多宽慰大嫂,家里的事大嫂就放下,放心交给我。 

   我前日里,还听姑母说,他们家徐娇想再嫁。 

   大嫂,你还年轻,这年头寡妇再嫁也不是什么难事! 

   若是大嫂心里实在放不下大哥,虽大哥的灵柩一起回到富春老家,为大哥守灵,更不失为一桩美谈。” 

   谢氏的话多么精妙。 

   大嫂如今就一个寡妇而已。 

   谢氏还是看在大哥曾经的面子上,还喊大乔一声大嫂。 

….

     前脚送走谢氏,小乔脸都气得绿了。 

   这个谢氏,竟然是孙权的正妻啊!这是来逼宫吗?要想赶她阿姊走的意思吗? 

   乔菁菁却拍拍她妹妹的手。 

   纷争这就来了! 

   这些人,这么快就坐不住了! 

   看她怎么收拾。 

   乔菁菁一面喊侍女收拾箱笼细软等,又亲自给阿绍和两个女儿打点铺盖。 

   还专门把吕蒙传进来说话: 

   “阿蒙,吴侯的灵柩已经在富春祖陵安葬,我打算这两日带着孩子们去看看。你先派些人去探路。” 

   吕蒙接到这个命令。 

   初听觉得如常,细品却又不对。 

   吴侯薨逝,孙将军初立,江东各处不稳,连张长史都严令各地不得外出。 

   且吕蒙也没听孙权提过,大乔夫人要去视察吴侯陵墓的事。 

   吕蒙觉得不正常。 

   赶紧跟孙权那边通个气。 

   孙权一听,更觉不寻常,撂下处理不完的公务就来劝阻。 

   孙权来时,见他大嫂正在整理大哥的书房,以及大哥的遗物。 

                在孙策的书房里,孙权劝他大嫂: 

   “大嫂思念大哥的心情,做弟弟的理解,却不能为大嫂宽慰半分。但请大嫂三思!” 

   孙权请他大嫂不要回富春老家。 

   不安全。 

   “以后太平,稳定了,大嫂你要去多少次,做弟弟的都绝不拦着。” 

   乔菁菁只是淡淡的,很颓废的。 

   “你不必担心!我之所以留在这里,怕家中事务繁多一时顾不过来,怕母亲伤心,你家谢氏最是机灵钻研,又是名正言顺的……” 

   话到此处。 

   孙策反而恳请他大嫂禀退左右。 

   乔菁菁也坦荡,让婢女都退下。 

   孙权先是又道了歉,然后说起吴郡和江东的一些纷杂之事。 

   “这些事焦头烂额,虽然有张子布和周公瑾,大嫂你肯定明白,我们都是丢了扫帚捡簸箕,还望大嫂你明智冷静,在暗处明处为弟弟瞧仔细了。 

   谢氏妇人之见,大嫂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不瞒大嫂,我早对她不瞒。却碍于母亲和家族的颜面,她多有挑唆,且处处为难十一。若不是大嫂你从中调停,十一还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 

   我早有意再娶一位正妻,还没来得及与母亲和大嫂商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