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



    冬月的大巴山,浓雾弥漫,它流动在山里,缓缓铺展,从山尖往下窜延。

    李健城站在廉租房的二十楼,看着对岸的山坡,葱郁的林间,白色缭绕的大雾,不由自主想起了老家对岸那匹山峰的景色。

    浓雾向下窜延,距离眼前的后河江面,仅有几十米的绿林山坡显露,白雾被流动的河水抵挡住,没有融合进山脚。李健城看的分外清楚,家乡的味道是多么沁人心脾!

    他缓缓走出落地窗,在阳台往县城滨河路方向望去,河水溯流而上,有个拐弯处,建了个拦水坝。拦水坝再向上是个水电站。拦水坝与水电站闸口,有段两公里的距离,浅浅的流水,晶莹剔透的石子,构成了县城滨河路的观景色。浅流处,一条大桥连接两岸,他知道那是去往巴山大峡谷的省道。

    他转过身,往厨房和卫生间里走,说:“狗日的,怕要回周家坝一趟啊!”

    还没起床的周幼芝,说:“去哦,去把早餐弄了,切了就上去哦!”

    “切啥子呢?”

    “你想切啥子就弄哦!”

    周幼芝又说:“有滕滕菜,冰箱里有面,煮面切。”

    多少年来,李健城习惯早起晚睡,他的时间规律异于常人,他的早,是特别的早,常常是四五六七点就起来。

    而周幼芝呢!多少年来,同样的此刻,无比的兴奋,总算自己的男人找回来了,回家了。想想从2002年到现在,20年的时间,又有8年多的了无音讯。而今,周幼芝没有那一刻有此时舒坦。多少回的魂牵梦萦,渴望老公的回归,即便他是精神病患者,但她还是渴望这个男人的温暖。毕竟,曾经的过往云烟,早已不比现秋叶落木的时刻,经过多少岁月的蹉跎,她早已把当初的不快,看作是自然灾害般,以前得看淡,现在得向前。

    在床上的周幼芝,心里默默念着老公的回归,终于有点好日子的苗头。不一会儿的功夫,还在床上的她被老公喊起来吃早餐。

    她该享受此刻的荣耀和甜蜜!

    周幼芝洗漱完毕,走进厨房,碗筷都备好,添(盛)好,她惬意的说了声:“看看你的手艺忘了没有啊!”

    “差点味精和花椒。”他说。

    周幼芝挑了一筷,浅尝入口,说:“还可以,就是差点盐。下次煮耙点。”

    尽管她吃着总差点味道,她也不免鼓励一番,他需要被鼓励,需要被呵护。

    吃完早餐,周幼芝说:“你去洗碗,我收拾屋头。”

    “不回老家啊?”李健城说。

    “回啊,等你把碗洗了哦!”

    一顿忙活完了后,两人下了楼,走路去城里。

    这个县城小家,是他第一次踏入。是在李健城流浪失踪8年其间,由郭振国提议,周幼芝和李思琪商议,拖郭振国关系得来。李思琪考虑到老家,无人种地,采购物质不便,花费了25000元换来。

    廉租房离县城两公里路,中间隔着山坡和小溪沟。四五年前还只是过摩托车,过三轮车的小道。后来炮击了山沟突兀的地方,拓宽了路子,加快了车辆通行效率。

    一段小路,一座小山沟,夫妻二人过了小河,由城南滨河路徒步走到城北沿江路公交车站。

    “不去北门码头啊?”李健城说。

    “现在别个都是公交车通行,早就没汽艇坐了。”周幼芝回答道。

    上了车,半小时的路程,下了车。

    到了镇上,李健城这才回到他熟悉的街道。除了中心场的楼房主体、街道主体和当年一样,只是细节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