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对策
用前任不用的干部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效果就是报恩之心与报怨之心同在,对提拔他的人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阻止他进步的人是挑起仇恨恨之入骨……
四十三
孩子痴不痴呆不呆的样子让廖道芳心里怄气。从因果报应上讲,是祖上没有积德。可是不应该报应在孩子身上啊!孩子是无罪的,要惩罚就应该惩罚没有积德的人,这个人应该是孩子的奶奶,她的神经病婆婆。
她一口一声神经病,用神经病取代婆婆的名字。
董国没有异议。有异议也没有办法,一头是母亲一头是媳妇,责任方在母亲……他甚至真的怀疑母亲有些神经不正常。
生了个弱智儿子谁甘心?廖道芳决定再生一个。
董国不同意,一来他是副县长,理应带头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二来廖道芳身体太差,生第二胎有些透支。
廖道芳坚持要生,无非是老公的副县长当不成。她宁可要无职无权的丈夫,也要有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都行。
董国没有官欲,当不当副县长无所谓……父亲的下场让他对这个官场没有一点留念。他想退出官场,当一名教书育人的孩子王,这样每天除了上好几节课,其余的时间都属于自己,既受人尊重又自由洒脱。
他正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新来的张书记,不想张书记正要找他。
一把手主动找他还是新鲜事,他分管的是文教卫,历来地位不高。
张书记即就是同心县委副书记张放,刚到任不久。他是因祸得福,没有当上同心县的县长,却当了书记。
这是桂为民的绝作,凡是董作为不用的干部,他桂为民都要用,并且还要提拔使用。私下里他对华楚天说,用前任不用的干部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效果就是报恩之心与报怨之心同在,对提拔他的人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阻止他进步的人是挑起仇恨恨之入骨……
张放竞争县长失败后对仕途失去信心,以为船到码头车到站,正在万念俱灰时,不想天降大任于斯人,一步登顶,当上书记。他称这个书记是捡来的,因而对桂为民是由衷的感激和崇拜……现在桂为民指示他以提高党政干部基层实践能力为借口,将董国下放到贫困乡镇担任乡党委书记……他为难了,不是他下不了手,而是他没有这个权力,因为副县级干部由地委任免。桂为民不是忘记了这条规定,而是不敢撤董国的职,因为董国没有犯错误,怕撤了他的职引来非议……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这个为借口,让他当不成副县长只能享受副县级待遇,并称这个政策不是针对董国一个人,而是任何人——只要是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都必须下去补课。
没有冤枉董国,他的确没有基层工作经验,高中毕业后他就在县计委上班,重视文凭的时候进大学脱产读了两年书,取得大专文凭后当上计委副主任,继而当上副县长。
张放明白了桂为民的意思,放下电话后就召开书记办公会,专题研究董国的职务问题,不想三名副书记对董国的印象不错,认为他管文教卫以来虽然无功,却也无过,最值得肯定的是,他在他父亲得势时为人低调,待人忠诚,属于忠厚老实之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既然上边有这个政策,那么就让他到一个富裕的大镇——溪口镇任党委书记。
常委会定下来后张放找到董国,委婉地将常委的决定告诉他,没想到他只说了一个字——行。
四十四
丈夫的官当小了廖道芳反而高兴,这样可以过安静日子。公公被抓后她一直担心丈夫要受牵连……现在这个打发算是不错了,让人感到欣慰。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同时也是为了实现生下一个健康孩子的愿望,她主动申请由县财政局调到丈夫所在的镇财政所上班。
内部调动容易,就在丈夫的任职通知下达的当天,她的调动手续也办好了。不过她不想上班,以有病为由在家养病。财政所所长求之不得,满口答应;还另加一个任务,就是照顾好董书记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