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两个女人 2
田淑琴没有想到她的家会变得如此糟糕,她要挽回败局。靠什么挽回?正道帮不上忙就走斜道。她相信,斜道有时比正道还奏效……她开始遍访江湖隐士高人,祈求逢凶化吉之术。
不用费力,社会上这样的人遍地开花。闻讯上门的高手不少,只要肯出钱,天上的事、地上的事、人间的事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事。
来了一位鹤发童颜老者,自称是观音菩萨的使者。
见面他就说,昨夜做了一个梦,梦见观音菩萨到了他床头,让他去搭救一位落难英雄……于是不知不觉就来到田淑琴家。
还有这等好事,田淑琴好生感动——这下董作为有救了。
于是老者在她家住下。
虽然他是出家人,他却要吃肉,吃红烧肉,用麦酱烧的红烧肉。
三儿跑遍农贸市场没有买到麦酱。
田淑琴叫她回老家去取。
三儿很快取回两罐麦酱。
城里人不知麦酱是何物,其实就是酱油,但又有别于酱油。
老者嫌红烧肉太精,吃了没味。交代三儿,要买五花肉。因为五花肉有肥有瘦,麦酱入肉,吃了才有香味。
老者对红烧肉的切法也有讲究,每块必须有二两重;大了嫌腻,小了嫌没油。三儿满足他的要求。
好酒好肉吃了三天,老者发话了。
“拿笔来。”他说。
三儿递给他一支派克钢笔。
他要毛笔,不是一般的毛笔,要像拂尘一样大的毛笔。他说,手拿拂尘不是凡人。
他的话就是圣旨,三儿只得上街去买。跑遍了城内所有的文具店,却不能如愿,只得买来三支大号毛笔绑在一起凑合。
他蘸足墨汁,在客厅雪白的墙上写了一个行草的“赌”字。
田淑琴不知何意,他不点明,让她去酝酿。要看天分,如果酝酿不出来说明她没有天分。
田淑琴茶饭不思,做梦都想这个“赌”字。酝酿不出来就找高手,田淑琴拿着赌字到街头巷尾找算命瞎子拆字……众说不一,没有两个相同的意见。怎么办?想到三儿每天弄红烧肉给老者吃,要她套近乎引诱老者说真话。
三儿含蓄地问老者。
老者知道是主人的意思,笑而不答,两只色迷迷的眼睛盯住三儿不放。
三儿赶快走开。不能求这个色狼,必须自己想办法。于是她一边干家务一边想,突然来了灵感,“三国演义”不是有一个人用毛笔在门上写一个活字吗?意思是“阔”了,即宽了的意思……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对了,他是嫌客厅的墙“堵”住了。
“堵”与“赌”虽然不是一个字,但是这些跑江湖的人只有嘴巴子功夫没有笔墨功夫,提笔写错字还不知道是错。
三儿告诉田淑琴。
田淑琴以为是老者的意思,立即请人把写着赌字的那面墙打通,两间房屋相连,客厅一下子变得宽敞起来。
老者见谜底揭穿,知道遇上了“高人”,不再蹭饭——走人。
可是客厅增大了还是不见家运好转,相反董作为由“双规”转为逮捕……怎么会是这个结局?
田淑琴认为还是心不诚的原因。她从霞光寺请来一尊观音菩萨放到家中,每天坚持上香跪拜。
除此之外,她的家就像一个收容站,但凡一些自称身怀绝技的人都被她奉若上宾。
可这却苦了三儿,每天招呼这些人吃饭就是一个大负担。三儿在心里骂道:什么高手名流,分明是一帮混钱混饭的骗子。
这几天,又来了一位道姑,自称是峨眉山下来的高道,有逢凶化吉的神功。她怕人不信,列举了很多事例,如某某市长经她点拨当了省长,某个民主党派人士听了她一句建言当上副委员长……说得玄而又玄,田淑琴听得着迷,让她施展法术把桂为民搞走。
小菜一碟,道姑一口承诺。不过要这个数,伸出二根指头。两百?不;两千?不;两万!道姑说这两万元不是给她本人,而是给峨眉山修庙。
要她的钱就是割她的肉,田淑琴咬紧牙关,两万就两万,只要把姓桂的狗日搞走,花再多的钱也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