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也许,我再也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从这宾馆出去,他们会把我带往另外一个世界,一个陌生而冰冷的铁窗世界。
我的头一阵晕眩,眼前泛花,身子在椅子上不由自主地晃动了一下。我强撑着,才没有摔倒。
“怎么了?脸色有些发白!”闵处长从旁边观察到我的异样,问道。
我闭了闭眼睛,强制自己振作精神,冷冷地回答说:“没什么,不用你操心。”
“没什么就好,我是担心你的身体,你知道吗?”
“不用担心,我身体很好。从小吃苦长大的,没那么娇嫩。”我依旧口气强硬地说。
“嗯——”闵处长拉长语调,说道:“你的经历我们都知道,你早年丧父,在母亲一个人的拉扯下成长,从小过的日子非常艰苦,正因为这一点,一方面造就了你倔犟、顽强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你看待世情偏执、僵滞的特点。你的天资很好,学习异常刻苦,因为你的心里有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渴望,你需要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改变你的个人身份和家庭境遇。你和别人凭兴趣求学或是被家长强制学习的状况不同,你是凭一种强烈的欲望支配自己,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你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
很多年来,你的外表风格已经得到脱胎换骨的改变,一般不了解你的根底的人,已经无法从你的言语举止中发现你的早年生活痕迹,你已经成功地把自己改造成或者说包装成一个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人了。现在的你,给人的印象是果敢、干练、能力很强,却自大、骄傲、官气很重。你是一个两面人,一方面自负,目空一切;另一方面自卑,儿时的烙印已经深深地埋入你的潜意识,无论如何都消除不掉。刚才说了,你后来的成功其实与你所吃的苦、经历的磨难有相当大的关系,可你一直将早年的经历和家境视为个人的耻辱而不肯面对。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早年的苦难会怀有感恩之心,而你却不是。你以为那是对你形象的玷污,你把它视为心病。你企图把它从记忆中,从履历中,从生命中抹去,却又不可能。因此,你以种种不正确的方式来表达对贫穷和苦难的反叛,最终导致个人的沉沦。”
闵处长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话来,而且句句都硬邦邦的,把我给堵得难受。我很想跟他争辩一下,可脑子里如同一团乱麻,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话来。
冷静了一下,我的脑瓜子才有了些条理。闵处长的话像锤子一样在我心里造成了更大的撞击。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分析句句都有根据、道理,可谓揭开了我深藏于内心的隐秘。他好像心理分析师一样,把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或者不肯对自己承认的深层想法和动机剖析得那样细致、清楚。我真想问问他在大学是学什么的,是不是学心理分析的?
想到这里,一个词突然跳进我的大脑:犯罪心理学!哼哼,纪委干部,不简单,他们无论大学里学的什么专业,在干纪律检查工作以后,对于这门功课,一定会有所钻研的。那么,他刚才的分析,明明是从这个角度对我进行研究判断,我成了他进行犯罪心理研究的活标本了——天啊!
我走到今天这一步,成为他们的分析研究对象,看来不是没有来由的,源头之一,就是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有心理扭曲的成分。
好像有一句名人名言是这么说的: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人家把苦难当做老师,是把它当成成长的动力、事业的动力、前进的动力;而我把苦难当动力,却是把它当成另外一种动力:一种加倍补偿自己童年的匮乏——金钱的匮乏、享乐的匮乏、身份和地位的匮乏、他人尊重的匮乏——的动力。所以,在大学毕业时进入公务员队伍,获得了谋取官职抬升地位的基本条件之后,我便绞尽脑汁“在仕途上发展”。凭借我的毅力、韧劲和聪明,果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我先是成为临湖市的县级领导,后来当上了开发区主任,并以此为台阶,升上了临湖市副市长这一“显赫”而重要的职位。
回想起来,我从一开始当领导,就没有那些所谓的“高尚追求”,我重点考虑的就是,我要让自己、家人和后代,不再“受二遍苦,遭二茬罪”,不再堕入生活的底层,不再流汗流泪、受尽世俗的冷眼和欺凌。尤其是我个人,一定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要让自己的所得高出众人,并借此找补回童年的一切缺失!在这种心理动因之下,我很快就把如何获取个人的利益和享受放在了首要的位置。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钱,有钱,我的母亲就不会那样拼命地干活,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有钱,我读书就不会那样艰难,不会为了交学费而和母亲一起跪倒在校长面前;有钱,我在外面读书时,就用不着每周走几十里山路,从家里背米和咸菜充作伙食;有钱,学校里那些我曾经心仪的女同学就不会用轻蔑的眼光打量我,让我的腼腆和羞愧再添上受辱的伤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