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 能混圈子的刘琨-第2/4页
问题是,贾谧是臭名昭著贾南风的人。贾南风树大招风,倒了容易出现猢狲散的情况。贾谧原来姓韩,在血缘关系上他应该叫贾南风为姨妈,他的舅舅过世后,外公贾充将他过继给了舅舅,改姓为贾,贾南风成了他的姑妈,对他十分照拂。贾南风倒台之后,刘琨和哥哥刘舆按说会受到牵连,但好像最后也没受到什么影响,兄弟俩又跟搞死贾南风的赵王司马伦一起混了。刘琨有个姐姐或妹妹(因《晋书》上同一篇传记前后写法都不一样,一个地方写姊,一个地方写妹)是司马伦儿子司马荂(fū)的妻子,因为这层关系,刘琨、刘舆以及他俩的爹刘蕃都在赵王那儿有了工作。一般人在这种剧情中只能活到第一集终,刘琨一家人能一集集活下去,说明还是有厉害之处的。
问题是,赵王司马伦全面主持晋帝国工作的时间也不长啊,他只是“八王之乱”中第三个向阎王报到的王,后面还有好多王在排队。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这三个王反司马伦的时候,刘琨还代表司马伦领兵打仗了,只不过输了,逃跑的时候把河桥烧了。司马伦倒台后,司马冏掌权。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刘琨兄弟属于参加反动集团并为之卖命的人,估计这会儿要被清算了。结果,两人平安着陆,原因是“其父兄皆有当时之望”,不但得到了特赦,还各有任命,刘舆当上了中书郎,刘琨当上了尚书左丞,后又转为司徒左长史。
问题是,司马冏全面主持晋帝国工作的时间也不长啊,他只是“八王之乱”中第四个向阎王报到的王,后来还有好多王在排队呢。没关系,范阳王司马虓(xiāo)收留了刘琨,担任司马的职务。
问题是司马虓也不是笑到最后的。305年,司马越代表皇帝下诏,让豫州刺史刘乔当冀州刺史,让司马虓当豫州刺史,结果刘乔不接受,认为这不是皇帝的诏书,于是就打了起来。刘乔攻陷了司马虓驻守的许昌,刘琨司马带兵来救,没来得及,只好跟哥哥刘舆、司马虓一起逃到黄河北面的冀州,刘琨的父母就在这一次被刘乔俘虏了。到了河北之后,刘琨劝冀州刺史温羡把位子让给司马虓,温羡同意了。公务员的编制好像是自家的烧鸡,想给谁就给谁,读来感觉如儿戏一般。接着,冀州刺史司马虓就让刘琨去幽州找王浚找救兵,王浚给了他骑兵精锐八百人,有了这一支奇兵,刘琨与司马虓又渡过黄河,一胜再胜,先是在廪丘破了东平王司马楙,再是赶走了刘乔,救了刘琨父母,接着,斩了石超,受降了吕朗,跟着司马越的旗帜从长安迎回了皇帝,刘琨凭借这份迎驾的功劳,封为广武侯,食邑两千户。
司马虓在306年10月就去世了,还记得他的长史刘舆吗?刘舆就在这个时候矫诏赐死了成都王司马颖,这个刘舆就是刘琨的哥哥。敢这样杀死一个王,刘舆这个人的果断和凶狠可见一斑,哪里有半点油腻啊。
刘琨到此为止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成长。他的幸运之处是错了还有机会改,错几次改几次,而很多人错了一次以后就剧终了。这事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家里前辈的荫德最大的价值是可以给你续命,另一启示是,独苗苗意味着面临极大的生存风险,因为可以给你遮风挡雨的自己人不多。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议大家适当注意一下石勒这个人,他是比较少有的没有依靠自己的父兄及弟开拓事业的一个例子,其他的开国皇帝,凭借的基本都是家族企业。
司马虓去世后,刘舆、刘琨就跟了司马越。前面已经讲到,司马越对人们口中的“油腻之人”刘舆的信任是有一个过程的。最终,刘舆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忠诚赢得了司马越及其团队的认可,这个时候,正是刘舆的建议,让司马越决定派刘琨去镇守并州,作为北方的屏障。刘舆这个人我们如今不太熟悉,但追根究底看一下的话,这个人对于历史进程来说还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石勒在地下见到他,不知道该谢还是不该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