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奇葩父子-第2/2页
这就好比一本书在甲同学手里,乙同学也很想看,就从甲同学手里拿走,那甲同学对乙同学肯定有意见啊。但是,如果你作为书的主人先从甲同学手里把书拿回来,过一夜,第二天再给乙同学,甲同学也就没法对乙同学有意见了,因为乙同学属于善意第三方啊。所以,大概率司马元显会把扬州刺史的位子先在皇帝那儿至少要过一夜。
结果,司马道子酒醒之后知道了这件事,大怒,但也没什么办法。这就太有意思了。
首先,这说明司马元显的一番骚操作是发生在他喝醉酒的时候——司马元显挺会挑时间的,那他这个醉酒的时间是不是也太长了点,不管怎样,肯定是旷工了不止一天吧,不然也不会不知道这么重要的人事简报啊。
第二,大怒,说明这不是他的本意,怎么喝了一顿酒,腰里的两颗印没了!结果还是自己的儿子趁自己睡着解走的,能不恼火吗?这种反应算正常。
第三,怎么着也算是个权臣,居然对此束手无策,完全没有办法。“无如之何”,把无可奈何的样子描绘得入骨三分。这实在太出乎我们意料了,一个大臣,还是权臣,遇到这种情况竟然毫无办法,你哪怕去皇宫门口敲鼓喊冤呢,或者求见一下侄儿皇帝呢?这时候我们就感觉到司马道子是缺乏领导力的,即使儿子不动手解印,他的权力实际上也是已经旁落而不自知了。
398年王恭捣乱,399年孙恩借机上岸捣乱,就在这年底刘牢之把孙恩赶走的那个当口,皇帝下诏任命司马元显为录尚书事,就是全面主持政府工作的意思了,当然,这个诏书实际上是司马元显的意思,因为皇帝就是个摆设,谁把持朝廷,诏书就实际出自谁手。
这样一来,谁都看得见,司马元显前途一片光明,拜访他家的人络绎不绝,他家被称为“西府”,老爹司马道子家叫“东府”。西府门前车马成群,拥挤得很,东府门前连麻雀都没有,冷冷清清。人情就是这样的冷暖分明,爹和儿子就是这样的相互映照。
在司马元显的影响下,官方的舆论、民间的舆论都开动了起来,他高大伟岸英明的光辉形象开始树立了起来,文武百官对他都很尊敬,三公和部级官员以下的官员见了他都要磕头参拜。司马元显的自我感觉也好得不得了,生活奢侈,举止高傲,贪赃枉法,财富比皇帝还要多了。看到这里,有一种一个新的厉害角色就要诞生的感觉。
而早在这一年的六月,司马元显还很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太年轻,不堪重任,通过皇帝下了个诏,任命琅琊王司马德文,就是皇帝的弟弟,当司徒,承担类似宰相的职责。然而,一个人,从有自知之明到忘乎所以,真的不需要太长时间。司马元显变得奢侈、高傲、贪财,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其实不言自明了。我们笑司马元显的时候,其实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人来疯的症状和只是一时清的遗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