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去AH心忧高考近 返三墩车载薯渣满-第2/6页



    徐维民大惑不解,说:“兴友,这我不是在向你请假吗?”

    刘兴友立即挑明又没有完全挑明说:“你知我知呀!”

    徐维民解意,说:“对,我知你知。”

    徐维民去AH时,带了些洋钱,还有一副她妻子留下的手镯和一些旧衣裳。

    石秀芳家中没有洋钱,也没有手镯,她去AH只带了些旧衣裳和现金。

    王小顺家没有衣裳可带,更没有洋钱,他只带了些他姨娘家的衣裳。他的姨娘家在离他家约十里路的孔家庄,他把想去AH买山芋渣回来糊口的想法告诉姨娘,姨娘便将家中的旧衣裳给了他。

    徐铁锁、徐维民、石秀芳、王小顺等四人,很快登上了南京开往武汉途经AH的“东方红2号”大轮船。上船后,他们又遇上了几个熟人,都是前后庄上的。

    人们随便地谈起其它的事情,徐维民则拉着徐铁锁的手,走出船舱来到船舷上,徐铁锁看到了气势浩渺、滚滚东流的长江,这是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奇观。过去,他在家乡看到过他家的饮水河芦柴汪和一些别的小河,是不通江不通海的呆河,平时它们没什波纹,只在强风的吹拂下,才漾起微微碎波。那时他看到的最大的河是流经大桥、三墩桥一带也是这里唯一的一条通长江的活河白塔河。平常,它也没什么大浪,表面上看来比较平静,只是在发大水时才显出其奔腾向前的气势。而他今天看到的是长江,不是他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长江,在自己文章里想象的长江,而是真的长江、活的长江、宽阔无边烟波浩渺的长江、浩浩荡荡波涛滚滚的长江,他感到新奇,感到大自然的壮观。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江水东去,两眼一眨也不眨。

    徐维民说:“锁儿,我们各说几句有关长江的诗词怎么样?”

    凝神看江水的徐铁锁转过头来回答说:“好,爷儿,您先说。”

    徐维民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徐铁锁说:“爷儿,我觉得您说的几句都有些悲怆。”

    徐维民说:“这与我的身世有关,我人生不得意,这些句子就自然说出来了。”

    徐铁锁说:“现在我说:‘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爷儿,怎么样?”

    徐维民说:“不错,不错,都写得很神奇。锁儿,从今天你说出的诗句中,我看出你志趣不凡,你有出息。”他紧握徐铁锁的手。

    徐铁锁等一行十四人,在AH铜陵下了船。下船后,各人背起自己的包裹,走向村庄去卖从家里带来的衣物。谁能先卖掉就让谁先卖,谁能卖到好价钱就让谁去卖,他们之间不抢卖,不互相压价,他们一起走过村庄,一起走过田野,一起跨过小溪,一起越过山岗,队伍是无组织的,但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四天来,他们走了不少地方,衣服全卖光了,徐铁锁和徐维民的银元也卖掉了,而徐维民的一副手镯还没有卖掉。他的手镯没什么人看,因为上面缠满了红绿丝线,看不出银子的亮光。

    他们又来到一个村庄,有个女人将徐维民的手镯看了又看,她不是看手镯的亮度,而是看缠在上面的红绿丝线。

    徐维民的眼睛在管着那手镯的同时,瞥了一下那女人的脸,他发现了一个他非常熟悉的面孔:圆圆的面庞,薄薄的嘴唇,下巴上一个明显的黑痣。他的心里不禁一震:“啊,玉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