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周朝是800年的寿星,还是500岁的僵尸?-第3/5页
商王朝的最高执政官是三公,即司空、司徒和司马。到了纣王在位时,三公分别由姬昌、九候和鄂候担任。九候的女儿原为纣王的妃子,后无故被杀。九候愤怒之下去质问纣王,也被纣王杀死,并剁成肉酱。鄂候听闻九候遭难,便上书为其辩驳,结果也遭纣王诛杀,并被做成肉干。
几天之内,商朝的三位最高执政官已去其二,姬昌成了仅存的“硕果”。司马迁记载:“西伯昌闻之,窃叹。”西伯是商王朝赐予周部落的世袭封号,在此代指姬昌。姬昌听闻两位重臣无辜遇害,难掩心中的悲愤之情,便悄悄地叹息了一声。不想这为他招来了牢狱之灾。
原来姬昌的“窃叹”正好被奸臣崇侯听到,便报告给了纣王。纣王心想,三个高官已经宰了两个,多捎上一个也无妨。于是下令逮捕姬昌,囚禁于羑里,这一关就是7年。
从表面上看,姬昌是典型的“因言获罪”,其实不然。
周部落位于今陕西宝鸡一代,而崇侯的崇国位于今陕西西安一代。所以周部落的对外扩张必然会触动崇国的利益,这是崇侯向纣王诽谤姬昌的根本原因。纣王虽然残忍弑杀,但据史料记载,纣王“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自以谓天下皆出于己之下”。由此观之,纣王天资聪颖,智慧过人,所以面对周部落的日渐坐大,他自然不会置之不理,于是便趁此机会逮捕姬昌,并伺机除掉他。
《史记》记载,为了营救首领,周人千方百计地讨好纣王,向他进献了大量的珠宝和美女。纣王贪图财货,又贪恋美姬,所以这礼物算是送到他的心坎里,以至于他说出:“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但我对此表示怀疑,纣王富有天下,周人送的礼物再贵重,也不至于让他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看什么都新鲜!纣王收到了称心如意的礼物,就忘记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说明纣王不爱学习历史,这分明就是赵匡胤说的名人名言嘛),他不仅释放了姬昌,还赐予他代表征伐之权的弓矢斧钺等物。如此说来,姬昌这牢坐的挺值,原来都判了斩监候了,现在不仅官复原职,还得到了一把尚方宝剑。
姬昌是个明智之人,他知道虽然周部落日渐强盛,但对抗商王朝无异于以卵击石。他改变了父亲对外极速扩张的策略,向商王朝主动示好,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而对四方诸侯则采取怀柔政策,所以姬昌逐渐在诸侯之间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商王朝则在纣王的无休止折腾下逐渐日薄西山,诸侯也开始对其离心离德,纷纷归附姬昌。
姬昌作为一个有为之君,见商王朝日益衰败,是不可能没有想法的。
但自古成大事者,必有人才辅佐,比如汤任用伊尹为相,遂灭夏而立商;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遂首霸诸侯;秦穆公利用百里奚为相,遂开地千里,称霸西戎。姬昌有了代商而立的宏愿之后,对人才的渴望就更加迫切了。
史料记载,姬昌是个算卦高手。神农氏和轩辕氏分别发明了连山八卦和归藏八卦,姬昌则集两家之所长,将其演绎成了六十四卦,后又进一步拓展至三百八十四卦,并且给每一卦都附上对应的卦辞,这便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周易》。
所谓《周易》,是指用简单的图案和数字,以及阴阳的对立和变化来解释复杂的社会和自然现象,具有以少释多、以简释繁的优势。诸位不要小瞧这本书,它后来成为了中国古人解释世间万物和现象的依据,被誉为“中国人的圣经”。而且春秋时期诞生的诸子百家,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周易》。
纵观中国历史,有为之君身边总是人才济济,而姬昌渴望得到的王佐之才也恰逢其时地出现了,他就是姜子牙。看过《封神榜》的读者都知道,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是灭商建周的大功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