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亡国岂能怪美人?



    纵观中华5000年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但凡亡国之君,脸上都会被贴一个大大的标签。那就是“贪恋女色”。我认为,男权社会之下,将国家的灭亡强行归罪于某个女子,不仅荒谬绝伦,甚至无耻至极!例如,夏朝亡国之君夏桀宠爱妹喜;商朝亡国之君商纣宠爱妲己。除此之外,还有因宠爱杨贵妃而导致安史之乱的唐玄宗。当然,历史的榜单上也少不了本章的主人翁,他就是西周亡国之君周幽王。

    作为一个太平天子,如果周幽王按部就班地治国理政,他在历史上可能籍籍无名,以司马迁惜字如金的个性,最多一句话就概括了他的生平:“宣王死,子宫湦立,是为幽王,国家无事,享国几十岁,薨。”但周幽王可能察觉到了司马迁的“吝啬”,为了给自己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决定拍一出戏,戏名就叫“烽火戏诸侯”。但周幽王这出戏玩得太过火,直接将西周变成了“上周”,他本人也为自己的伟大演艺事业献出了生命。

    周幽王的父亲是周宣王,曾经开创“宣王中兴”,令一度衰颓的周王朝再次焕发生机。但周宣王末期,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再加上他刚愎自用、不纳忠言、残暴弑杀、倒行逆施,以致来之不易的中兴局面成了昙花一现。

    周宣王死后,太子宫涅即位,是为周幽王。周幽王即位后,立申侯之女为王后,立他与申后所生之子宜臼为太子。老爹晚年已经把国家折腾得够呛,偏偏幽王即位之后不久又遇到了京畿大地震,泾水和渭水因此发生震动。同年,泾水、渭水和洛河同时断流,岐山也发生崩塌。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上天似乎也察觉到了西周王朝寿数将近,于是降下连年大旱。几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民众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社会也陷入动荡之中。

    前文提到,周厉王时期的“国人暴动”已经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根基,而周宣王晚年的倒行逆施又使国家元气大伤,所以风雨飘摇的周王朝在这些天灾**的轮番折磨下已经是奄奄一息。如果此时能够出来一位有为之君,或许还能挽狂澜于既倒。

    不幸的是,周幽王是个昏庸之主,他非但不励精图治,解民众于倒悬,反而任用奸臣执掌国政,虢石父便是奸臣中的代表。虢石父是个不折不扣的佞臣,他为人乖巧,尤善阿谀奉承,而且他贪图财货,对百姓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使贵族与平民之间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昏庸之辈大多没有自知之明,周幽王不甘寂寞,也学着老爹连年对外用兵,但在攻打西戎时大败而归。其实,朝中也不乏忠直敢谏之士,大臣褒珦见幽王治国无方,又对外作战又连连失利,便好言规劝,希望他迷途知返,但周幽王非但不纳忠言,反而将其逮捕入狱。

    褒珦来自一个小诸侯国,名叫褒国。他被关押期间,其族人想方设法欲将其营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贪恋女色,而且在不久前刚颁布诏令,命天下美女入宫,准备搞个选美大赛。于是褒族人便利用这次机会,遍访全国,寻找美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还真找到了一个姒姓女子。相传该女子容貌倾国倾城。他们又教该女子唱歌、跳舞和宫廷礼仪,并为其取名为褒姒,进献给了周幽王。

    初见褒姒,周幽王便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直接越级册封她未妃。周幽王得到了如此尤物,自然不胜欣喜,便释放了褒珦。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褒姒自进宫以后,便享受到了这般待遇。周幽王对其宠爱有加,二人出则同车,食则同案,寝则同榻。但令周幽王纳闷的是,虽然褒姒有倾城之貌,却是个冰美人,天生不爱笑。这可愁坏了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他想尽了各种办法,但褒姒的脸仍然冷若冰霜。

    周幽王无计可施,便下了一道悬赏令,称如果谁能逗褒姒开怀一笑,赏赐千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