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梅四友-第2/2页
被赶出京城的梅如松,身上银两皆无,加上有伤在身,差点死在了回家的路上,幸得这户人家的主人外出路过将他救起,带到家中静养半月后才慢慢痊愈。只是外伤好了,心伤难愈,整日借酒消愁。
只是无论他在这户人家做得什么,这家主人也未曾多言,哪怕是大醉后打骂这家的下人,这家主人也从不过问或为难与他。待得时日已久,心中多少便有些纳闷,莫说是外人,就是自家人也不会容忍自己这般无度。问及主人时,主人说:“只要小友开心,我等又有什么委屈”。
又问下人,下人只道是:“我家主人好客”。
后来偶尔出府慢慢听得镇上人说,这家主人自从来到这个镇上后,帮助过得人有五六百不止,救过命得也有近百人。而且,他救人或帮人从不问原因和来历,这些人中有的是江湖义士,有的是贩夫走卒,不过无论是什么三教九流酒囊饭袋或是朝堂高士只要是他碰上得或是找上他得,他从不推辞。
梅如松又问这家主人:“此等事却又是为何”?
主人只说:“天下之财,散尽必复,人可无才,不可无义,世界纵使有恶千般,大道却是善念长存”。
梅如松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我曾大言不惭说,能与我为友者世间少有,今日在先生面前真是惭愧”。
后来征得这家主人同意写了这副对联,虽工整不够,平仄不具。但是深得主人喜欢。后梅如松便告辞这户人家,走时念道:“先生大义,吾有四友吾有四友”。
而后几年,梅三友轻文重武,终是登堂入室。此后为人低调谦逊,称自己武第一,诗词第二,琴棋次之,其余皆是末流。
但是江湖上或朝堂上鲜少有人不知。
梅如松的书法才是当代一绝,一支判官笔不止胜了江湖榜上排十六的好手。写起字来更是笔走龙势。有人说“好笔配好墨,好墨配上好砚台再加上好纸才能写出好字,但梅如松无论在什么纸上哪怕一张烂布上写的字都能灿若生花,只要这张“纸”够干净就行。
曾经梅如松杀死自己仇家后,随便在一张布上留下“杀人者,人恒杀之”几个大字,却在江湖上被一些好杀者竞价到了两千两白银。
江湖传言,梅如松武在江湖上排十六,而且可能不止十六,因为战胜排名第十六的高手后,他便退居山野鲜少与人斗争,书法和天赋应该是并列第一,因为一介书生只几年便在江湖榜上排第十六位,天赋可见一斑。后梅如松便在江南山野之间开了间书院,教人琴棋书画,改称四友居士,一年之中求字者不计其数,但是大多悻悻而归。
只是这十余年江湖上鲜少再有此人的事迹。再有求字者,已经很多年找不到这梅四友,有人说他前些年拜了个大师,在深山的寺里做了和尚,也有说他已死去多年。
但是也如刀痴的传言一般都是猜测,但是他们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在江湖上都留有自己的传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