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梅四友
梅四友,原名梅如松,徽州人,此人年少成名,诗书满腹,书画诗词举手拈来。
早年成名,傲气十足,曾在淮阳城最大的酒楼,凤满楼酒后狂言道:“天下之人,论武皆我不及,若论文皆不及我,能与我为友者除了春兰秋菊翠竹,诸君难有配之”,所以称自己为三友先生。
意思是他的梅姓乃是梅花,而梅兰竹菊乃是古人所说的花草四君子。
而在当世能称得上君子的乃是兰韵谷的医师兰青衣,剑侠秋正见和一个酿酒的大师竹千两。
本一个酿酒的能称的上君子,是好酒的文人和江湖好酒的侠士笑谈,因为竹千两的酒不是别家能比的,他的酒烈却纯,清而香,入口岂止一个甘甜可形容,回味更是绵绵悠长。
而且他的酒却不是想买便能买得到的,无论是手持千金的富豪也或是朝堂上万人之上的国士,想要喝他的酒也不是想喝就能喝得上,所以竹千两被称为君子多为戏言。
他的酒一年只卖三十坛,一人或者一府只卖一坛,而且贵的离谱,所以普通人一辈子也很难喝上他的酒。
不过这三十坛酒卖完,如果有人想要喝他的酒,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有一样规矩,那就是说一下曾经做过异于常人的三件事,而且还要让他觉得满意的。
据说曾经一个江湖上好酒的高手想喝他的酒,事情说了三件又三件,没有一件事情是让竹千两满意的,一怒之下便提剑硬抢,但在竹千两手下三招都没走过,便被竹千两打断两条腿丢出了门外,此后哪怕再好酒的人也没有硬抢得想法。
而竹千两真正让人钦佩的是,一位新任将军由于南方蛮族屡次骚扰本国,便令命率军出征,出征前夕前去讨酒也被避之门外,本欲让手下铁骑抢来。
但觉得出征前,一是强抢民众影响士气,二来是怕错手杀了竹千两,世间再难寻得这等好酒,三怕竹千两弃家而逃。以后视他为仇人不杀不快却更是麻烦。毕竟自己不是随时随地都有几万士卒跟随,而竹千两的武功可是随时随地都能发挥出来的,领兵打仗或许他行,但是论武功他还没有自信到可以胜过的竹千两的那把精钢打的酒葫芦,要知道被打断腿丢出门的剑客,是在江湖榜上排名二十四的好手,所以也只能悻悻而去。
但六个月后边关传来将军关风平战胜敌军消息。竹千两一人赶了三辆马车,载着百余坛酒送往边关。
关将军后来问竹千两:“为何出军前一坛难求,而现在却送了百余坛美酒”。
竹千两道:“出征前将军醉酒,一怕影响将军布阵行军,所以只能推诿,二是看将军是否有本事喝的上在下的酒“。
关将军暗道:“虽然当时起了别的心思。但还好没有执行,那样只会伤了江湖人士对朝堂的仁义之心”。
接着面色略带惭愧的看着竹千两说道:“在下不才,半年来怕也没做过能令先生满意的三件事。只有一件便是,关某虽不才却是不负圣恩和百姓的期望大败了敌军,依先生的规矩,恐怕先生的美酒,在下受之有愧了”。
竹千两正色道:“将军却勿言它,此一件便抵得千万件,以后将军但凡缺酒,竹某定不远千里送到”。
后两人促膝长谈,酩酊大醉不谈。只是后来传言竹千两醉后,一人一骑追了敌军两百余里却是不知真假了。只是以后竹千两的君子之称却是落实了,再无他人戏言。
早年间梅如松进京赶考,觉的自己定能在朝堂上搏个功名,会考前夕大言道“我必是三甲”。但是等得发榜出来发现自己名落三十名后,气的当街破口大骂阅卷人员不懂文章,朝堂之上污秽横流,结果被官府以辱骂朝廷为由,仗责三十后赶出京城,并下令此人永不可再参加科举,那年他刚二十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