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之痛-第3/3页
没办法,隋文帝又祭出了传统武器,政治分化。
这次被利用的人,是都蓝的弟弟、突利可汗。
突利可汗的部落位于北部。隋文帝先是透风,要嫁公主于突厥。突厥当时共主,名义上仍是都蓝可汗。都蓝可汗以为隋朝示弱,大喜,他做好了迎娶隋朝公主的准备。
不料隋使宣布说,公主嫁给突利可汗,不嫁都蓝。这也就是说,隋朝承认的突厥共主,是突利小可汗,而非都蓝大可汗。
本来都蓝、突利兄弟之间就不怎么和睦,加上隋朝这么一挑拨,立马儿反目成仇。
都蓝可汗再度联合西突厥达头可汗,举兵进攻隋朝。隋朝派大军到塞上迎战,不料都蓝耍了个回马枪,先把突利可汗的老窝端掉,打得突利只剩五个骑兵。
突利原本想投奔达头暂避一时,但被隋朝长孙晟连施诡计,骗他说都蓝大军已逼近,只能到南朝躲避。突利稀里糊涂地跟长孙晟逃到隋朝的军城。
后来长孙晟一路忽悠,把突利连哄带骗地带到了长安,把他当作俘虏,献给了隋文帝。
后世大多以为突厥可汗第一个被中原俘虏的,是唐太宗是擒获的东突厥颉利可汗,其实第一位可汗是这位突利。
隋文帝为了利用突利,不仅没把他当俘虏,反而重新册封为启民可汗,在朔方一带专门为他筑城,让他以突厥大可汗的名义,继续行使对突厥的统治权。
启民后来果然成为隋朝制约突厥的一个有力武器,北方突厥诸部一直打来打去,始终无法再立起一个公认的大可汗。达头可汗虽然力量甚强,自立为步迦大可汗,但没多久便被诸部牵制、攻击的焦头烂额,草原上陷入更大的混乱。
突厥本部势力衰弱之后,西部突厥的一支远走西域,在乌孙国的故地重建了部族政权,首领是处罗可汗。
此时隋文帝已死,隋炀帝在位。炀帝遣裴矩到西域招纳诸国,西部突厥就在名单之中。处罗可汗虽然实力不强,就连王庭也居无定所,但对隋朝深怀敌意。
裴矩遣使招降处罗,处罗表面上接受隋朝的主导地位,还遣使朝贡,但并不按隋炀帝的意思到长安朝见。
无奈之下,隋朝又玩起了分化的老手段。
不得不说,突厥人的智商,真的是不在线,屡中隋朝一模一样的计策,而不知改进。真乃天也。
隋朝选中了达头可汗的孙子射匮可汗,许诺嫁隋朝公主于他,并承认他是西突厥之主。但条件是,射匮要出兵攻打处罗可汗。
射匮果然傻乎乎地兴兵与处罗发生内战。结果可想而知,毫无准备的处罗可汗被端了老窝,只剩下数千骑。后来被打得实在无处藏身,只能通过高昌国的作保,投降了隋朝。
处罗可汗也成了第二个在长安朝见隋朝皇帝的可汗。
隋炀帝对这位活生生的战利品十分重视,走到哪都带在身边。
后来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兵变杀死,处罗可汗被宇文化及俘虏,宇文化及也奇货可居,把处罗带在军中北返中原。
宇文化及在河北被军阀窦建德击败,处罗可汗又被俘虏。后来趁着兵荒马乱,处罗可汗逃到长安,再次被李渊抓住。
可怜堂堂突厥可汗,一部之尊,居然成了各路军阀实力派们掌中之玩物,突厥命运之耻辱,也算得上历代游牧民族中极为少见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