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之痛-第2/3页





    有人把这个制度理解为兄终弟及,其实未免高看了突厥。在突厥人看来,只要继承人具备年纪较长、血缘较近的条件,都可以当可汗。弟弟继承哥哥固然常见,如果儿子年纪与力量足够强大,也是可以继承的,两种形式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这就容易带来隐患。

    他钵可汗死后,有一大帮成年的儿子、侄子,特别是侄子中的大逻便、摄图(即沙钵略可汗),都是勇武惯战之辈,都对汗位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他钵原本有意让儿子菴罗即位,但他一死,菴罗自感敌不过两个堂哥,于是甘愿把汗位让给摄图。

    摄图自称沙钵略可汗,号称突厥共主。

    他这一称汗不要紧,大逻便带兵来威胁说,你我的父亲都当过可汗,凭什么现在你当了可汗。沙钵略可汗为了安抚人心,把大逻便、菴罗都封为小可汗,各自管一个小部落。

    与此同时,在河西、大漠以西一带,还有一个血缘关系较远的西部突厥,其首领是达头可汗,沙钵略的叔父。他名义上也是突厥小可汗,受沙钵略的辖制,但达头可汗实力雄强,只要表面遵从。

    隋朝的政治攻势,就是瞄准了突厥诸部各怀异心的形势。

    隋文帝派名臣长孙晟出使突厥,诱使阿波可汗(也就是大逻便)与隋朝结盟。恰巧这一年阿波可汗在河西与隋军作战不利,沙钵略可汗非常不满。

    长孙晟随即撺掇阿波可汗说,与其率败兵回大漠,受沙钵略的欺负,反倒不如与大隋联合,消灭了沙钵略,让你阿波当突厥之主。

    阿波果然心动,于是按兵不动。其实阿波并没有坚定与隋联合的决心,但那边厢沙钵略可汗先坐不住了,率兵吞灭了阿波的部落,杀了阿波的老娘和妻小。

    阿波可汗无家可归,遂投靠了西部突厥达头可汗,借兵猛攻沙钵略。

    达头可汗也不是等闲之辈,对突厥大可汗之位素有野心。在他支持下,沙钵略被打得狼狈不堪,地盘越来越小。这时,在隋朝的勾引下,突厥北部的铁勒、东部的契丹等部族,也都跃跃欲试,企图趁火打劫。

    沙钵略四面受敌,无力再与隋朝抗衡,只好请求议和。为了急于缓和局面,沙钵略还向隋文帝喊了爸爸……

    打不过就打不过吧,喊什么爸爸呢?

    这其中还有个缘故。原来沙钵略曾与北周和亲,娶了北周的千金公主。

    沙钵略为了促成与隋朝的和谈,让千金公主认隋文帝为父,相当于把当年和北周的姻亲关系,全盘转移到了隋朝。

    隋文帝乐不可支地认了这个从天而降的女儿女婿,并同意沙钵略率部落从大漠迁到漠南,居于白道川(今呼和浩特)。

    当然,隋突关系这个变化最大的成果,并不是沙钵略喊爸爸,而是突厥从此分裂为东西二部,隋朝间接地控制了沙钵略治下的东部突厥。这无疑使得隋朝北疆的形势大为缓和。

    沙钵略终生未敢再与隋朝开战,双方维持了很好的和平关系。

    后来沙钵略病死,其弟处罗侯即位,但不久即死,转由沙钵略之子都蓝可汗即位。

    正是在都蓝之后,突厥又出了一件令人笑掉大牙的事。

    都蓝可汗野心甚大,不愿长期受隋朝控制,于是私下里和达头可汗、阿波可汗约和,共同对付隋朝。

    隋突双方再次爆发了一系列战争。突厥人在战争中没占到什么便宜,但隋军因为防线过于漫长,也没法彻底打服突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