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第3/3页
黑和道:“这是各军政委代士兵们提请的请战书,请王姬览。”
喜起道:“这是我国的各项资储备明细,每月的进项和出项明细,存量富充沛,进项稳定繁多,不惧一战,请王姬过目。”^本^作^品^由^思^兔^在^线^阅^读^网^友^整^理^上^传^
主张议和的大臣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现在他们面对的不是同为臣子的同僚,而是军心、民意,是全周国人的意誌!
而且喜的话分明在告诉他们,他们已经有了这个实力。
可是他们什麽时候有了这个实力呢,最开始的造纸作坊很挣钱没错,但很快就因为要上供的原因减了销量,好不容易盐矿开始有产出了,可也因此,造纸坊的销量再跌,盐矿的产量也大半填进了匈奴的口袋。
所以,他们哪裏来的钱强大自?
也是这个时候眾臣才想起来,即便外头形势再如何,冶铸作坊好像也从来没有停过工,所以问题又来了,钱哪儿来的?
眾人看向总揽政务的右丞相喜,喜坐在周寧右手第一位,半闔著眸子谁也不看,反倒是盼的神有些微的不自然,不过眾人並没有发觉。
钱哪裏来的?减了对外批发给商人们的量就是因为要进贡匈奴而导致产量减吗?
如今又不是刚开始做买卖的时候,各都没有规矩,他们既怕被各诸侯杀了人,又怕被各诸侯越了货,总之怕挣得钱太多惹人眼红,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力去打开市场、维係关係,而现在……
盼了鼻子,现在哪哪儿都被行商们走顺了,基本的规矩也立起来了,他们完全可以低调的营嘛,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当然挣得多呀。
当然,这样的部作瞒得过大臣,却绝对瞒不住王姬,而且,盼觉得这个主意就是王姬想的,喜丞相当然是严谨的能臣,但他缺机变,盼低著头,他觉得这个主意有略微的、许的狡猾。
狡猾?诡诈不可信,狡诈而刁钻?盼闭了闭眼,赶把这危险的想法扔出脑袋,风霽月的王姬怎能用狡猾形容?此举虽然利用了行商们,但也是、也是为了迷匈奴,“兵者,诡道也。”这是兵家至圣说过的话,兵家之事怎麽能说狡猾呢?
盼点了点头,豁然开朗而心平静愉悦了。
周寧垂眸看著一案头的请战书,朱轻启,一个“战”字,金声玉振,掷地有声。
其实都不用做什麽鼓舞士气的员会,这一仗是士兵和百姓们求来的,这样万眾期待的民族之战还需要什麽员呢?大家只恨不得半刻不耽误的立时上战场与匈奴拚杀。
但周寧还是仔细的准备了檄文,大谈民族大义,追忆了蒙恬戍边时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威势,对比如今九原百姓的艰难,谈进贡纳献的屈辱,谈为中原人的骄傲。
虽然话题沉重而有煽,但周寧的语气很平易,甚至说起了他们被人戏称为“胡军”的事,如今“胡军”真的要和异族胡人作战了,相信他们必定能击败匈奴,將胡人从周国的领地上驱逐干净。
“从前‘胡军’只是戏称,但往后必威名!”
最后一句话落下,周兵们心激而满目热泪,一矛戟被有节奏的举起落下,那是周兵的回应,士兵们鏗鏘有力的和声响起,“岂曰无?与子同袍。王於兴师,修我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