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第2/3页



    匈奴铁骑锐利,冒顿领兵一路西征,势如破竹,如无人之境,誌得意满之时,也没忘了邻国的周王姬,冒顿对左右道:“咱们打了这麽久,刀也钝了,箭矢也不够用了,听说周王姬手下有一冶铸作坊,便请周王姬给咱们送些武弓箭来吧。”

    左右会意,笑嗬嗬的去安排了。

    “欺人太甚!”武不同於财,太敏[gǎn]了,哪怕匈奴言明是为了西征所用,並没有南侵的意思,但匈奴的话能信吗?若是能信,为何第二份合约签了不过两月,匈奴又加了新的要求?

    丽食其气得浑发抖,他看向堂中主和的眾臣,希能看到大家同仇敌愾,然而他失了,原本主和的大臣依旧默然,甚至有些原本主战的臣子见王姬两次妥协后,也丧气般不再言语。

    反正至差,上郡有长城,有二十余万大军,是完全无虞的,王姬舍不下九原的百姓,除了答应匈奴的条件,还有什麽办法呢。

    但这一次,前头保持沉默的左丞相张良站了起,丽食其长长的舒了口气,这次不同於上次,这次他们是有备而来,必定能王姬改了主意。

    张良呈上一摞厚厚的折子,“这是九原百姓的民心,臣请王姬览。”

    周寧打开折子看了一眼,合上后,放回托盘裏,对张良頷首道:“丞相有心了。”又对举著托盘的近卫道:“將这些分给诸位大臣看看。”

    折子有很多,堂中的大臣几乎人手领了一册,大臣们疑的把折子拉开,上面的笔墨不多,只有寥寥数语,“吾等知王姬民,然匈奴负约无信,九原为周国之地,吾等思归久矣,为大事计,恳请王姬用兵,吾等皆愿为王姬马前卒,虽死不退不悔!”然后便是满纸大大小小的签名和红指印。

    签名的是识字的人,按指印的是不识字的人,这代表了不同阶层的平民百姓,也代表了用兵是平民百姓的一致诉求。

    这……怎麽会?!

    主和的大臣来回张著旁人手裏的折子,居然都是请战的,並且签名和指印好像都不同,“竟有……这麽多吗?”

    九原的百姓们怎麽想的,这四个月来不是好好的吗?上郡的百姓也只是匈奴要求增加条件的时候不舒服了一阵子,过了也都好了呀。

    是啊,生活在周寧统治下的上郡百姓虽然因为要进贡而觉得屈辱,但因为他们的日子整是在慢慢变好,所以时间久了,他们大多也就没有什麽激烈的绪了,但是九原郡的百姓不同。

    他们生活在匈奴的统治下,但他们得不到匈奴人的承认,自己也无法接异族,他们的日子很艰难,原本每日的苦难他们难熬,但熬久了,熬到人麻木了,其实也没有那麽痛苦了,但偏偏还有每月一次的上郡进贡这样的大型国主义教育,於是每时每刻的苦难都只会加深他们回归周国的强烈愿,他们一刻也忘不了。

    张良淡声道:“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因为一些外因,我们无法接到所有九原百姓,但就我们接到的,並且在请战书上签字按印的,已经超过了九原所有百姓的六。”

    眾大臣的议论声为之一静。

    眾人知道有什麽要变了,王姬最在意百姓的利益,也因此才对匈奴退让,可如今是九原的百姓拋却生死,主说要战。

    那麽,王姬会应吗?

    但事还没结束,盼从袖子中出一本册子,起道:“这是两个作坊工匠的请战书,请王姬览。”

    丽食其隨其后,“这是上郡行商主事者联名提请的请战书,请王姬览。”

    上郡父老巍巍的起道:“这是各亭长代各亭百姓提请的请战书,请王姬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