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一-第2/4页





    孙路,字文舒,孔邑舅父,孙氏族长,家中巨富,良田百顷,同时经营丝织手工作坊。

    孙晏(yàn),字睿平,生于公元162年,孙路长子,少习经学、骑射,颇有武勇。

    方雄,陈留人,184年时年四十七,少游侠,后为郡兵,曾在永寿二年(公元156年)随中郎将段熲镇压过泰山、琅邪的公孙举、东郭窦起义,也曾剿灭过陈留郡内的贼寇,累功为军司马,统领千余人的陈留郡兵。后因讨伐陈留黄巾之战功为陈国柘县长。

    赵宠,陈留人,原为陈留军假司马,方雄离开后为陈留郡司马。

    梁安,字仲宁,陈留扶沟人,出身寒门,自幼习经,有济世之志,然而天意弄人,他先是苦于入仕无门,又在熹平二年(公元173年)的大疫中失去了所有亲人,几番挫折之后他接触到了“太平道”,深觉唯有大贤良师才能让平民百姓脱离苦难,以达天下太平。于是他不辞劳苦,前往冀州拜入张角门下受道,后来又被派往陈留,成为黄巾三十六方中陈留小方渠帅,信徒发展至六千多人。

    于巽,字子悌,生于公元168年,泰山华县人,东舍四友之一,曾在雒阳南市经营“修远”书肆,志做“陶朱公”,爱钱财、珍宝、美食,善于经商,同情女性(微胖少年)

    孙叙,字伯奕,生于公元168年,九江成德人,东舍四友之一,志在机关、木工之道,欲为“公输子”,梦想制成“三日不落的竹鹊”(圆脸少年)

    刘渊,字季海,生于公元169年,幽州渔阳人,东舍四友之一,因在家中排行第四,又食量过人,能食四椀麦饭被称为‘刘阿四’。在雒阳游太学时曾随京畿王越习击剑,志在音律。(长脸少年,身长八尺,长脸方颐,姿容俊伟)

    栗荣,十常侍栗嵩从子,曾就读于鸿都门学

    丁馥,鸿都门学的富家子

    方嫱,“悦心楼”方伯之女,善抚琴,被刘渊引为知音。

    赵烈,生于公元168年,陈留人,好游侠,自小便与孔邑相识,常一起玩蹴鞠。(又高又瘦,黑脸细眼,脾气暴躁)“黑白无常”之“黑无常”

    朱贞,生于公元168年,陈留人,好游侠,自小便与孔邑相识,常一起玩蹴鞠。(又白又胖,一张娃娃脸,总是笑容满面)“黑白无常”之“白无常”

    刁进,字大生,曾在河南史阿门下学剑,因囊中羞涩在会任之家接刺杀任务,参与了孔邑、刘渊杀栗荣、丁馥之事,之后随刘渊潜逃。

    王绪,幽州玄菟人,初与徐荣同为玄菟郡兵,后为为吴家门客,又加入孔家家兵,善骑射。

    吴茂,为吴匡远亲,年四十许(公元185年),人颇为老成持重,在陈留黄巾之战中表现不俗

    孙奕,为孙晏族弟,从小与孙晏一起长大,颇受孙路喜爱,在陈留黄巾之战中表现不俗。

    --------------------------------------------------------------------------------------------------

    鹿场山诸山贼

    于毒,(身材高大、满面虬髯)

    洪老三,虎背熊腰的壮汉,又称“大洪”

    ??,(黄脸汉子)

    丁穆,(黑面髡发)

    李睿,鹿场山文士

    --------------------------------------------------------------------------------------------------

    黑山诸山贼

    左秀,左髭丈八,唇上浓髭和擅使丈八马槊而得名,黑面浓髭

    李定,李大眼,眼大如铃

    于羝根,细眼饶须,以多智闻

    刘石,号“石头”,有勇力,使两把开山大斧,麾下两千多人,但是并无骑兵

    黄龙,亦有勇名,麾下一千多人,五百精卒

    左校,兵力最少,一千人,三百精卒而已。

    --------------------------------------------------------------------------------------------------

    秦泽,生于公元168年,颍川长社人,膂力超常,讲话口吃,因为友报仇,杀了颍川张家一个子弟,从此成为通缉“要犯”。秦泽少孤,两个姐姐都嫁到外县,家中只有老母一人,官府在张家的授意下以其母为饵,诱捕秦泽,幸得戴邵通风报信,后来又对秦泽老母照顾有加,如待己母一般,于是去岁十二月大赦之后,秦泽为了报恩便追随戴邵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