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一
孔伷,字公绪,生于公元136年,陈留人(陈留郡陈留县,籍贯为郡治所在县时则省略县名),初由符融荐为陈留上计吏,168年春至雒阳上计,因明经为司徒胡广赏识,留为守尚书郎中。窦陈事变后辞官居陈留,因举主符融而遭禁锢。
孙氏,孔邑母,陈留人,饱读诗书,又颇有见识,堪称女中豪杰。
孔邑,字文都,生于公元168年,陈留人,小名阿稚。因生于雒阳而得名“邑”,寓意为在国都出生,乃孔伷之子。(相貌清秀的少年)
--陈留:孔邑少时筹算无双,被韩卓赞为“逸群之才”;被田盛赞为“一日千里,命世之才”;为救母千里寻医,日夜服侍榻前长达数月,得“性至孝”之名;在讨伐陈留黄巾时所献夜袭、连环二计皆建功而被朝廷封为二百石地方大吏,并未就任。【州郡闻名,“兖州之士”】
--雒阳:朱雀阙下作《阙下怀古》,名句“十年文武艺,计灭陈留贼。郁郁赴东都,辞官召陵尉。彷徨入太学,先观熹平碑。阙下忆王咸,举幡今看谁?”;在太学中举幡营救卢植,率诸生赴朱雀阙请愿。得名“阙下怀古孔文都,一怒举幡孔召陵”【声名传至兖州、司隶,仍为“兖州之士”】
--河内、常山:在荡阴以数百家兵大破数千山贼、流民,杀于羝根,收降左髭、李大眼;在元氏先教训郭恶虎,之后鞭笞蔡霸天,抓捕梁无道入狱,又收服贾醉拳。元氏歌曰“拳打郭恶虎,鞭笞蔡霸天,廷审梁无道,宴收贾醉拳,从此无四恶,出门心放宽,县君施恩泽,孔家父子贤。”另一首歌谣为“痛哭流涕郭恶虎,皮开肉绽蔡霸天,丧家之犬梁无道,折节向学贾醉拳。”
宋敏,字孝达,生于公元168年,陈留人,小名敏奴,随孔伷学经,与孔邑为总角之交。(瘦削少年)
刘绩,字子纪,生于公元167年,陈留人,小名二虎,与孔邑为总角之交。(矮壮少年)
田戎,字士冲,生于公元169年,陈留人,小名黑蛋,与孔邑为总角之交。母亲平儿曾为孔家婢女,并且孔邑幼年曾寄养于田家。(黑脸少年)
王兰,字子香,生于公元168年,陈留浚仪人,随孔伷学经,为孔邑同窗。
来异,字子琼,生于公元150年,雁门剧阳人,初为郡兵,因善骑射,于177年8月随匈奴中郎将臧旻讨伐鲜卑,大败而归,后因鲜卑侵扰,与同乡作为商队护卫入中原,定居陈留。179年被孔邑舅父孙路推荐为孔家门客,教授孔邑骑术、射术等武艺。
胥宁,字令安,生于公元132年,陈留尉氏人,剑术大师,早年四处游历,后于陈留开馆授徒,179年开始教授孔邑剑术。
霍弥,字德广,生于公元154年,胥宁首徒,179年出师后为孔家门客。
韩卓,字子助,生于公元134年,陈留外黄人,孔伷昔日同僚兼好友,孔邑从公元181年开始随随韩卓习易经。
韩晔,字元扬,韩卓之子,娶孔邑阿姊孔惠为妻。
吴懿,字子远,生于公元167年,陈留人,小名元奴,曾在韩卓门下习经,与孔邑为同窗。(高大少年)
吴班,字元雄,生于公元168年,陈留人,小名阿虎,曾在韩卓门下习经,与孔邑为同窗。(健硕少年)
吴陵,字子卿,吴懿之父,逝于公元181年。
吴匡,字崇义,吴班之父,初为陈留郡兵军司马,后因军功为大将军部曲军候,后迁军司马(威武雄壮)
吴苋,字昭荑,生于公元170年,陈留人,小名玉儿,身长七尺有余,“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
吴蕸,身材娇小、肤色白皙、明眸皓齿、琼鼻樱唇,可谓“绝色”
卫臻,字公振,生于公元167年,陈留襄邑人,卫兹之子。
虞翻,字仲翔,生于公元164年,会稽馀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曾随韩卓习《易》,为孔邑同窗。
孔勖(xù),孔邑族弟,擅算学。
戴邵,字茂宗,生于公元168年,陈留襄邑人,小名阿丑,曾随韩卓学经,为孔邑同窗。因戟杀陈留小方渠帅梁安之功为颍川郡长社县尉,为人“轻财货、重然诺”,被县中健儿、轻侠称为“戴一诺”。后不愿逢迎贿赂,公元185年正月中被“沙汰”下来,免为白身。追随孔邑后斗酒胜贾飞,号为“戴一石”(身材高瘦、剑眉星目的黄脸少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