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是在防谁-第2/3页



喝完酒的第二天简欣问高师傅:“昨天喝酒你怎么没参加?”“我看见桌子上碗筷都摆上了,也不知都谁参加,也没人通知。下了班骑车子就走了。”

还有一次是定好了某天下班后烤肉,到了那天钟宇说:“今天我有事,改天再烤吧。”辛师傅开玩笑地说:“你有事就不烤肉了?”一句玩笑话弄得钟宇满脸的不高兴,马上背过身去。小吕瞅准时机的接着说他也有事。结果还真没烤成。看来小吕的见缝插针还真是时候,把握得很巧,也很准。

小吕自从成了项工的助手,除了外出,每天是守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坐在那是一动不动。有业务时画一画图,做一做表格,打一打文件。没业务时面前也是开着电脑,在网上查阅点什么资料,或学习一点什么业务方面的技巧。真成了职业的业务员了。凭着聪明和伶牙俐齿混迹于经理和项工之间。其身价是非同一般的。刚来时那种谦恭坦诚慢慢地看不见了,目光中流露出了一股狡诈的眼神。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每天都把电脑摆到正点下班的时候,他干坐在椅子上也坚持到那个时间。弄得到岗的简欣坐在别处换衣服。两个人共用一张桌子,怎么这么的没礼貌呢?根本就不像刚来的时候那样。现在感觉到简欣进来了只是“嗨”的一声就算问候完了。刚来时称为大爷。过了一段时间称为师傅。现在是“嗨”。刚来时虚寒问暖,过一段时间是用完整的句子打个招呼。现在是一个单字的“嗨”。刚来时是一边问候,一边笑脸相迎,后来是一边问候一边回头给个笑脸。现在是只听见“嗨”却不见了回头和笑脸。这该是多么大的变化啊?

有了钟宇和小吕这两个人什么样的人还敢正大光明的在经理面前说项工的坏话呢?也就是说经理基本断绝了全部消息。就像躲在深宫里被幽禁了的皇帝。而这一批新换进来的人都经过项工的挑选。这样一来更增加了项工的安全感。换一个角度来说,人们到了这里都是花力气,耍手艺挣钱,或偷懒耍滑骗点钱。有谁愿意管你们之间那点勾心斗角的破事呢?假如有这样的人那纯粹是傻蛋,甚至是神经病。老板今天听了你的汇报,感谢你,给个笑脸。明天发现了你的过错就变了脸。或听信了别人的奏本恨不得当时就开了你。你算什么?正像经理说的:“没有谁都行,缺了谁企业还黄了?满世界就是闲人多,就是想挣钱的人太多。”

按耐不住性子的经理实在是被折磨的够呛,狠了狠心裁掉了食堂做饭的小汪。这才结束了两个人这么长时间的勾心斗角。八百元的工钱根本就找不到做饭的人,没办法让大梁来接替小汪的工作,另外管一管工具。有了她的特殊的微补专业的工作再参加进去。但工钱基本快达到两千元了。

一进一出多出了多少费用。原本没有工具管理员,而现在手头工具基本都是发放到个人手里。而其它工具则是非家庭生活能够用到的工具和材料。这样的材料和工具谁要它有什么用?这样一来关于管理工具就是一件徒有虚名的摆设。借用工具并不经过她的手,随意取送。有一次准备外出施工需要一些角磨机用的磨片和切片,几个人都说没有。辛师傅一声没吭的进去拿出了一样一盒。真是让人奇怪,有这样管理工具的吗?这是防谁呢?实质上的作用也可以说客观上的作用,就是在防备打更的人?谁也没有这样说,而实际上的效果却是这样。因为大家都下班了,单位只剩下打更的老头一个人。一天之间只有在下班的时候才锁上工具室的门。在实际上能起到什么作用还不明白吗?简欣觉得真是别扭死了,白天工具室的门大敞四开的,下了班将军锁一挂,锁得死死的。而钥匙呢?又发现明晃晃的挂在大梁的休息室里面的门框上。弄得简欣忍俊不止的想笑,这不纯粹是糊弄鬼吗?

更可气的是楼上办公室的门以前从来没有锁上过。不知怎的也是每天下班必锁。下了班锁上又是为什么呢?到了夜间单独就剩下一个打更的老头,是在防他?简欣觉得很是不自在。从这两点里就可以看出几乎是逢餐必讲,开会常说的打更的简师傅是多么的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份外的工作,这些说教都是嘴上的东西,而骨子里却是另一种心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