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六阙诗词动敦煌-第2/5页
宋括简单开了个场,把常夜介绍给了众人。他道这位是常夜常公子,人称常小神仙,近日登云楼唱的《一剪梅》便是他所作。还有,那首《题扶仙楼》也是他所作。
众人并未表现出吃惊来,只是看着眼前这翩翩公子打心眼里不太相信此人就是那敦煌城里御赐的傻将军。
常夜没有多言,只是用一句话说了今晚曲词竞卖的规则:价高者得,三百两起。
“三百两?”顿时全场便轰然了,除了登云楼的人,其余人无不惊诧不已。
常夜让酒保拿来了笔墨纸砚,他并没有将抄写好的词曲直接拿出来,他打算现场书写,现场弹唱,然后现场叫价。这样,才会引起众人的关注,才会有感觉。
酒碗倒忙敦煌杏,常夜满饮一碗,提笔就书。
常夜每写一句,众人便跟着念一句。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一挥而就,一阙《苏幕遮》用类似启体的字写了下来。
众人跟着笔读完全词,一时间惊叹声此起彼伏。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一句不停地在这五层楼里被人念起来,渐渐地从这五层传到了四层,从四层又传到了三层……
这五层楼里的各家青楼妓馆的花魁嘴里轻轻念着那“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句子,有人竟莫名流下泪来。也不知这诗词是勾起了心里的何等伤心事,倒是让全场的人无不感到此诗词的惊艳绝伦。
待到宋括的琴弦拨动,常夜压低着嗓音,轻轻唱出这诗词的伤感,听者无不满面愁容。那心中的伤感往事不禁被一一勾起,本就悲春伤秋的青楼女子终于忍不住纷纷落下泪来。只是无人知晓,这泪是落给故园不可回,还是故人不可追。
一曲唱罢,众人依然沉静在那轻吟低唱的歌声里,那不堪回首的往事里。
也不知何人终于拍响了手掌,才将众人纷纷拉了回来,才记起来应该用力的鼓掌。
未待常、宋二人开口,登云楼的林妈妈大声道:“登云楼四百两。”
想不到,这林妈妈今日竟这般大方,一步将价格上到了四百。
众人虽是被词曲惊艳感动到无以复加,但是要花四百两来买一首曲子,那也是空前绝后的事情。这在敦煌城青楼行里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众人不禁纷纷议论起了这登云楼难道是疯了么?怎么直接就叫价到四百了?
但是众人都知道,这登云楼先前买了一首《一剪梅》,竟然让人排着队去听曲,早已是赚得盆满钵满。今日登云楼敢出四百,必然是有他的道理。
常夜看了一下还在纷纷议论的众人,大声道:“有人出价高于四百么?”
无人回答,都还在议论着,或者等待着,等待其他人做出反应。
见无人回答,常夜又道:“问价三次,无人报价便得。问价第二次,有人出价高于四百么?”
全场议论的声音渐渐小了,都在相互观望着,却没有人主动出来回应。
见依然无人出来回应,常夜心想若是四百两一次就成交了,这后面的估计就很难把价格抬上去了。
常夜看了看众人道:“这词曲创作可比不得饮酒,饮酒随时都可以来这扶仙楼,要上一坛敦煌杏,一碟羊羔,便就可以饮个痛快。但在下的词曲可不是随时都能买得到的。今日不买,日后恐怕再也难以今日之价格再买到了。”
常夜看了看众人,依然没人说话,他心中盘算着,若是没人竞价,今日就只卖三首便罢。
“问价第三”常夜话未说完,便听得终于有人出来叫价了。
“惊鸿院出四百五十两。”
常夜刚将手伸向了惊鸿院,只听得登云楼大喊道:“登云楼五百两。”
众人听得便轰的一声炸开了,纷纷都道这登云楼是吃什么药了,为何把这价格抬得如此高?花五百两买首词曲这可是亘古未有的事呢!
常夜等众人议论了一番,然后才开始问价。
这次只问了一次,那惊鸿院便直接叫到了五百五十两,而一样话音刚落,登云楼就又叫到了六百两。
众人是突然明白了,这登云楼是势在必得,无论谁家叫价他登云楼都会跟着涨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