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六阙诗词动敦煌
宋括接过常夜递过来的纸,第一眼便惊道:“好工整的字!”
常夜笑道:“是我的小婢女写的。”
“是这次来的那位小娘子么?”宋括不禁想起上次紫竹院里来了一位小丫头,在常夜房间里等了他很久。
“对,就是她,唤着桐儿。”常夜道。
“真是字如其人,倒是标致的很。”宋括笑道。
宋括继续默默念诵着中的词,一阙接着一阙,脸上的神色一层接着一层的开始变化。直到念完最后一阙,整个人都震惊的无以复加了。
“嘶!”宋括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手中的词,又看看眼前的常夜,忽然竟有种不知从何说起的模样来。
常夜不知这宋括是何意,心道难道这些词不满意?这些比之那阙《一剪梅》可是不遑多让的,甚至有几阙是更惊艳的。
宋括又看了半天手中的诗词后,终于开口了。
“呼常兄神仙实不为过!”宋括不敢相信道,“常兄这六阙词,几乎每一阙都能千古流传。这,竟然是常兄一夜之间作出来的?”
“六阙词而已,宋兄不必惊奇。”常夜笑道。
“六阙是不多,不过如此这般的诗词,莫说六阙,就是一阙,我大泽几十年也出不了几阙啊?”宋括道。
常夜也不知说什么好,只道宋括夸张了。
“夸张?常兄可是不知,先前那首《题扶仙楼》已然传到宫中去了,皇上听了那诗是高兴不已,道此诗可传千年呢!”宋括道。
“皇上知道此诗了?”常夜听得一惊。
宋括点头道:“知道了,家父昨日朝会回来还专门问过在下此事。”
“那扶仙楼二皇子出题作诗的事皇上也知道了?”常夜道。
“这个倒是没听说。”宋括道。
“那令尊是何如和宋兄说的?”常夜追问道。
“家父没说什么,只是问了些作此诗的情况,在下只是说在扶仙楼和诗社的人产生了误会,便作了此诗服了众人口。另外,说了前几日常兄一曲《一剪梅》卖了三百两银子,倒是让他吃惊不已。他倒是惊叹,道大泽文人竟然值三百两了!”宋括笑道。
常夜心想,估计这街市上乱七八槽的信息传到皇上的耳朵里应该是被层层过滤了的,诸如皇子欺压太学生的故事应该不会传到皇上的耳朵里去。
见常夜未有说话,宋括便接着道:“若是常兄这六阙词一出,恐怕整个大泽都将为之震动了,不过数月整个天下文坛都该震动呢!”
“夸张,夸张了啊!”常夜不禁听得笑道,“只是六阙词而已,再好也就是个诗词,改变不了什么。”
“若是一阙词一阙词的慢慢出,三个月半年的出一阙,那当然引不起什么震动。但是,常兄平地而起若惊雷一般,一夜之间竟出六阙千古流芳的绝妙好诗词,能不震动么?”宋括道,“常兄等着吧,今日宋某把话放在这青云舍里,常兄就等着名动天下吧!”
但是更让宋括吃惊不已的还在后面,这六阙词本身就是精妙绝伦了,更加稀奇的是,常夜竟然还能作出曲唱出来,而且每一首都如天籁一般动听。
宋括每听一曲常夜自弹自唱完,都是不停的摇头,如同拨浪鼓一般。然后拍着手大赞道:“妙,绝妙!常兄完全打破了这些词牌原先的唱法,经常兄这么一唱,实在是美妙动听至极!”
“若是换成女子来唱则更加好听呢!”常夜道。
常、宋二人在这紫竹院里边弹边唱,然后又改编成符合时人弹奏的五音曲谱。
六首曲子经过两人不停的演奏,不停的修改,直至完美为止。这六首比之先前在登云楼里现场修改的那首《一剪梅》可是要精益求精多了。
两个人直忙到天快黑时方才重新整理抄写好曲谱,然后背起筝便匆匆赶往扶仙楼了。
常、宋二人赶到扶仙楼时,里面竟然已经人满为患了。顶楼坐满了敦煌七大青楼,二十几家妓馆的老鸨以及各家的花魁小姐。
而这四楼到一楼也都挤满了很多来看热闹的人,有的人听说了今晚有一场别开生面的词曲竞卖会就挤进来看看热闹,有的人是看到这敦煌城里各家青楼妓馆的花魁竟然都同时云集扶仙楼了,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便也挤了进来看个究竟。
对于宋括,这顶层的人没有不认识的。但是对于常夜,众人大多都是不敢认的。虽然大多数人都是知道傻将军的,但是大多数人也都是断断然不敢将眼前这位英俊潇洒的少年公子和那到处闲逛荡的傻小子联系在一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