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终开窍1目10行,勤早学再遇诬陷-第3/3页
跟一二年级的背诵默写不同,三年级的语文开始考察一些理解能力相关的东西,张清河终于崭露头角。一时之间,那些看不起他的同学,都把他当成了“神仙”,老师们对待他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学校有规定,五年级以下的学生,不允许自己骑车上学,而张清河家距离学校六七公里,每天走路上学实在麻烦,父母也没时间接送,于是跟学校签订了类似“后果自负”的条文后,张清河便每日早起做好早餐,吃完后骑车去上学了,等到了学校,整个教室只有他一个人,于是就拿出书自顾自朗读起来。没想到的是,这么勤奋励志的事情,在某个早晨彻底毁了。那天,张清河跟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整个教室依然空无一人,只是教室的后门敞开着,在风中不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同学陆陆续续来到教室,突然有人大喊“哎呀呀,张清河倒霉啦,哎呀呀,倒大霉啦”,循声望去,原来是那扇门坏了,难怪一直发出异响呢。但张清河哪里知道这些,他的脑子里压根没关心过什么大门后门,只是他作为第一个来到教室的人,自然而然就成了第一嫌疑人,加上后续进教室的同学作证,一下子百口莫辩,毕竟“人证物证俱在”,那么“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一群同学跟着兴奋地大喊“哎呀呀,张清河倒霉啦,把门弄坏啦”,越喊越起劲,张清河只是瞥了一眼,继续自顾自读着书。班主任王老师,是教语文的,来到班级后也不问原因,就把张清河叫到了办公室痛骂一顿,唉,如果那时候有监控该多好啊。张清河只是说了句“我是第一个来的,但是门不是我弄坏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就不再辩解,后面王老师说了什么,张清河也完全没有听进去。只是后来,张清河每天早上故意在家读半小时的书之后再去学校,再也不当第一个进教室的人了。大家都说“早起的虫儿有鸟吃”,张清河只觉得“早起的鸟儿被冤死”。除此之外,张清河一直都不太喜欢王老师,或许是因为某次运动会的时候,张清河搬来很多凳子,正要坐下看比赛的时候,王老师说,你的屁股倒是很快啊,也不看看这板凳是给谁坐的。张清河疑惑不解,怎么,我搬来这么多凳子,自己却坐不得?莫非老师和校长就比学生要高级一些?虽然那时候的张清河心智不完全,也许这些都只是一面之词,甚至无法保证某种意义上的眼见为实,但在张清河的记忆中,事情就是这样。可能张清河在三年级的时候开了窍,一下子从“弱智”变成了“天才”,一时间不能适应真实的社会环境吧。至于王老师有没有为了张清河的学习和成长煞费苦心,张清河相信一定是有的,因为那个年代的老师,还是可以称得上“老师”的,只是某些想法和作为不敢苟同罢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希望记上的这一笔只当是撰写回忆而已,千万不要戴上“用心险恶”的复仇帽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