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婚姻与爱情(四)-第3/4页





        我所在的网点,是一个居民文化素质偏低的网点,用旁边阿姐的话来说,这一块是贫民区,要么穷要么残。

        在这里办业务,每天都能看到几本残疾人证。

        他们是需要社会关怀的人群,起初,我也是抱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去工作的,但恶意无关贫富,来自底层人的为难让我开了眼。

        曾经有位大叔来办代理存款业务,代理业务的签名会麻烦些,比如“张三代李四”,害怕他签错,我特意写了纸条示例,但他还是连续写错三次。

        网点的话筒很垃圾,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传递起来还是很困难。

        我说,要按纸条上的填,写你的名字代他的名字。

        他突然发飙了,在柜台破口大骂,他用方言骂的,我是外地人有很多话都听不懂,只是觉得莫名其妙。

        后来是大堂经理亲自过来教他签名才行。

        旁边的阿姐安慰我说,这里的人都这样,男的尤其烂,他们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不想让别人觉得他不行。

        阿妹你这么靓,他指定觉得你瞧不起他咧。

        诸如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消耗着我的耐心和善心。

        这一片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老龄化又严重,来办业务的老人家更是让人头疼。

        现在的银行,多以电子签名为准,教老年人用电子设备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银行的规定不能代客操作,指导过头也会被罚款。

        隔着厚厚的玻璃,麦克风含糊不清,老年人又耳背,全程都靠吼。

        跟我一届的同事也这样吐槽过,输出全靠吼。

        一天下来,筋疲力竭。

        要是碰上个倚老卖老的,你教他的时候他会喋喋不休的抱怨,你们银行就是这样对老年人的?

        的确是银行的错,什么自助设备压根儿没为老年人考虑,但是上头规定了指标,自助设备有最低使用率要求,要求不达标会扣网点绩效。

        记得有段时间,网上爆出了高龄老人被子孙抬着进网点办业务的丑闻。

        制度的问题,挨骂的被网暴的却是网点的底层员工。

        就拿挂失业务来说吧,尤其关于修改密码这种事,银行规定要本人办理,即使是代办理,也要经历种种复杂的程序。

        材料不齐,就不能通过远程授权,柜员想办也办不了。

        客户办不成想办的业务,第一反应就是大骂给他办业务的人。

        同事曾给我说过一个案例,那个时候挂失业务抓得没那么严,有户人家的儿子带着母亲的身份证,把母亲的定期存折挂失重办,并提前支取了里面的钱款。

        后来,母亲和女儿拿着旧存折来取定期,发现存折注销了,这才意识到儿子瞒着她把钱取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