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稻



秋天总是格外的繁忙,收获也多。

        高高的柿树挂满柿子,村里的小孩子去树上摘柿子,没熟的可以摘下来后削皮挂起来晾晒做柿饼。晒过的柿饼,上面会挂满白色的孀糖,咬一口软糯沁甜。也不担心涩口。熟透的直接就可以吃,轻轻的要破皮,吸一口,无上美味。就是不能多吃,柿子籽有点涩口。

        谢知兰连续两个傍晚兴致勃勃的带着几个娃娃兵去打柿子,就不愿意去了。打完还要削皮,晾晒。都是费时间的活计,几个娃娃在家就能干。

        活计还很多呢,还要去把之前摘的棉花晾晒完整理好,打成棉被,不然今年冬天就要受冻了,还要去砍柴火,烧点木炭。漫长的冬天屋内也不好一直烧柴火啊,还是要木炭才能烧的久,也没什么烟味。

        然后村里就喊收稻谷了,由于是山上的梯田,也不是很集中,分了几个组,也分了队里的年纪稍微大的老人做饭。除了6岁以下的娃娃们,剩下的人都上山了。像谢国生这样大的,怕他们被镰刀割伤手,可以去递割下来的稻穗,力气大的就在木制的大桶里使劲的拍打稻穗,打下来。工具实在是太废了,农民好辛苦。

        一大早,谢知兰跟谢国生两个人身上挂着水壶,谢知兰脖子上还披了条湿毛巾,头发盘起来了。挽着衣袖跟裤腿就跟随分配的大部队去了山上,水壶里的水是她烧的凉白开,知道出汗量大,还放了一点点盐。

        分的队伍是跟谢伯娘一家一起的,谢伯娘被分去做饭组了,要做饭,要给村里的牛、猪喂食,而且还有小孩子要照看,不留人是不行的,活计也不轻松,不过她有孕在身,村里帮忙干活的人会照顾一点。

        谢大伯照样是在渡口上班的,回不来。谢国华是在仓库帮忙清点稻谷重量。留村里的人还要把村里的平地整理好,把竹晒毯清理出来洗刷干净,铺好晒干,等打稻的人挑担回来直接倒了,晒开,还要看好晒的粮食,防止被鸟等其他动物吃掉。这个活一般小朋友就能干,一群小娃子,绕着晾晒场,过家家玩游戏,看到有鸟什么的,赶一赶就可以了。人一多,一般也没什么动物敢过来。

        谢知兰接过旁边小朋友的稻穗,往木盆上面甩的时候内心是崩溃的。正常这活不该她干的,一般会叫两个壮劳力,但谁叫她力气大呢。稻穗甩木盆边上要很用力才甩的干净,她记得她小时候都是用脚踩的大稻机器啊,虽然也需要人工,但是只要拿着稻穗踩在踏板上,铁轱辘一转,稻穗就干净了,还很快,就是割稻穗很费力,稻叶还刮人,又红又痒。她还经常被镰刀割到手。小时候经常被大人教导,某某有个人,因为不小心,手指头都被割掉了。

        一想到这,她就觉得更崩溃了。

        “姐,垄田里有黄鳝!”坐在田垄上喝水,谢知兰用毛巾擦了擦汗。早上带的水早喝完了,现在壶里的水是谢国生去水井里打的。这边是山脚低洼的田地,附近有口山泉,田里因此常年保持湿润。小国生还拿了她的毛巾去洗了洗,用泉水凉过拿回给她。这会儿听到远处的小国生喊,她便看过去。

        几个一起来的小孩子,在割完稻穗的田地里弯着腰找着什么。几个村里的大人在旁边扎打完稻穗的稻草杆,扎成一扎的,然后把根部扯开,立起来,等到晒个几天干了以后,会在附近立成一颗树状的圆形稻草塔。再搭个顶,可以保持好久。稻草秸可是好东西,可以用来织草绳,可以铺床取暖。穷人的宝贝,非常实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