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年轻的外婆



顺着山路,再过了小河流的桥。路边都是村寨。谢知兰擦了擦汗,都八月了怎么还这么闷热。这个是小棠村,跟塘湾村一样隶属于梨树乡,分为另一个县了。

        顺着这条小河流下去,还有很多村落。她外婆就住在这下面的沙塘村。是一个被水环绕的小村落,风景很美。小河边有一块草滩,小时候她经常在那里玩。就是在小河滩上学的游泳,钓鱼捞鱼抓鱼的本事也是在这里学的。可惜后来90年代末期的时候修路,为了把山挪开,扩一条马路。砍树,挖山,等到汛期的时候雷雨天,山塌下来了,把整个河道都改了。草地也没有了。附近还有座鹅山,整个山上全是柏树,全是栖息在树上的鹭鸶。后来也是被打猎的人,以及某些人搬着梯子去山上捡鸟蛋,一萝筐一箩筐的挑。直到后来说保护动物,才止住这股风气。也可能是鹭鸶都没有了,所以就止住了。走着熟悉又陌生的山路,一边想着事情路就变得不那么远了。

        “娘!大海。我回来了。”远远看到屋门口坐着编草绳的王香莲,带着林大河玩的林大海。谢知兰喊道。

        “回就回呗,鬼喊鬼叫什么。”王香莲翻了个白眼,也没停下手里的活。一搬出去就是几个月没声,村里的妇女嚼舌根说亲女儿儿子说跑就跑,是不想要管她这个娘,又说她刻薄虐待孩子,她俩才走的。气的她心口疼,一想到就气不顺。

        谢知兰笑盈盈的走近,放下背篓。

        “娘,中秋嘛,我带了条鱼,还有些桐叶粑。林叔去哪儿了?”

        “他去水塘摸蚌壳了,晚上加个菜。去村里住的怎么样,没被欺负吧?我都说那房子几年没住人了,叫你们不要去,非要搬过去!我是亲娘,我能害你们?”王香莲随口应了下,没忍住又说了一堆。

        谢知兰蹲在旁边听听也没回话。当妈的嘛,都这样,她懂。

        看她这样,王香莲也懒得说了,反正她说话都没人在乎。站起身来,踩着小脚慢吞吞的走进屋子,又回头喊了她:“你给我进来。”

        谢知兰“哦”了一声,也起身进去。谢国生跟林大海在一边玩。

        跟着王香莲进了她那间房,进门就看见放了个小床,应该睡的是林大海跟林大河。旁边居然还有个纺车?她亲奶奶会织布?王香莲在雕花大床旁边的柜子里翻出一件浅蓝色的外套。有点旗袍马褂的样式,差不多是苗族服饰的上衣了。领口袖口还绣了花。

        “你是大姑娘了,我是管不到你了。这线我自己纺的,织的布,花也是我绣的,给你的。以后自己当家的人了,要有什么事情别扛着,你老娘还没死呢。”王香莲没好气的把衣服递给她,又翻了个白眼。

        这下子谢知兰就真的感动了。这边没有服装厂,衣服全靠手工,甚至还要自己纺线自己做。她是91年生的,她有记忆起,她妈还是买布料去裁缝店里做衣服的,她小时候有好多衣服都是裁缝铺里做的。嗯,她亲妈不会做衣服,手工很差。她有个表姐,才是手工牛人。99年出去打工,织毛衣织的那才叫织出花来,她有几件毛线衣都是表姐织的,可爱惜了。后来外面流行钩绳子拖鞋,冬天穿的,她也可以在鞋面上钩出花来。再后来流行十字绣,她也是绣的非常好,一米五甚至两米的大幅她也能绣。每次她妈都要委托这个表姐做手工。

        “做那副样子干什么。搬出去也没见舍不得我啊。”王香莲看她一副感动垂泪的样子非常别扭。忍不住小声嘟囔,然后实在是觉得别扭就大声说:“好了,我去做饭了,今天做蒸饭,把那鱼炒了,你不是喜欢吃酸辣椒吗,等你叔摸完蚌壳回来清理了炒蚌壳,再给你端碗坛子菜。”然后一扭一扭的出了房间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