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稻-第2/3页





        “兰妹儿,你去跟着他们一起抓呗,抓了咱今晚加餐。”几个叔叔伯伯在那边冲着她喊。

        “好嘞。”谢知兰点点头,就冲谢国生走了过去。

        “他叔,馋肉了这是啊?”一个婶婶打趣道。

        “娃们还小呢,这么能干的女娃儿,忙了一上午了。再说了抓到了加餐,你不馋啊?”

        “害,说□□。兰妹儿,你不是要打棉花吗,待会儿下工带着棉花上你婶家,我给你打。”婶子本来是促狭打趣,还反被问了,也懒得跟他继续说了,直接冲谢知兰喊道。

        村里本就是一个宗姓,有事儿也愿意搭把手。按规矩是,有一家有过世,其他人都要来帮忙,甚至抬棺的。同一个村的抱团互助而已。

        按理说,在这个时代,谢知兰如今16岁了,又是带弟生活的长姐,应该成熟懂事稳重。但是谢芳庭前世活了30岁,被宠长大,有种知世事而不世事的通透感。重回16岁反而当自己是个小孩子,重走童年路,适应的非常好。谢国生跟她最亲近,但是以前的姐姐憨憨的,现在正常了,他只是觉得她不懂世俗的人情世故而已,他自己还不懂呢。

        抓了大概十来条黄鳝以后,她叫大家把黄鳝放进装镰刀的背篓里,又割了一把草盖住,防止黄鳝跑出来。日头上来了,必须先回家吃饭了,等太阳下去一点,三点多再来。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回去,谢知兰又挑上担子了。晒场分两处,一是村落依靠的大山顶上,村里的坟地也在那边上,二是村中间的矮山头平地,嗯,平地下面也是个坟场,再往下就是小溪流了。挑到村顶上的晒场,把萝筐里的稻子倒进晒毯,拿晒杆推开,铺平。然后又挑着空萝筐,往山上走。五个人的队伍,走了三四趟,才停下来。

        等到村里的祠堂,各家借过来的桌椅已经铺开了,可以准备吃饭了。猪头肉,鹅肉,少不了的坛子菜,辣椒炒肉,酸辣椒炒鸡蛋,炒黄鳝,清炒丝瓜。大白米饭,样样扎实。谢知兰顿时就眉开眼笑了。果然劳动就会有收获,感动。感动的流口水了。

        端了饭坐好,啊呜一大口。小媳妇儿跟小娃娃们是没有资格上桌的,只能端了饭在外面吃,没菜再夹。但是谢知兰凭一己之力上了桌。她也没有不好意思,一是现在她也不认识几个人,二是她从现代过来没那么大的尊卑想法不会客套。让坐这儿就坐这儿呗。

        村里的人也是有考量的,一是她力气大能打狼,活儿也干的多。二是她亲爷爷当初是地主,村里也受了不少恩惠,沾着亲在,等她爹饿死,她妈改嫁。大家伙儿面上不说,背后也在心里嘀咕心虚。可是那个年景本来大家都不容易,现在熬过来了,她俩姐弟算遗孤,现在在眼前了,能伸手就多照顾照顾,承着一份香火情在。不然她孤女带幼弟的,大家小小的为难她一下,都有她受的了,哪能过的那么顺遂,说回来就回来。分粮,干活拿满工,去溪里捞鱼,天天这样看着,怎么会没人发现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有本事她捞呗,又不是下药,下网大规模的捞,她一个人能吃多少(嗯,大家不知道她有金手指空间,可以捞鱼去换物资),大家也去溪里捡田螺,捡蚌壳,较真没意思的。况且上次的打狼事件,大家心里也有数的,如果没有她,肯定会闹出人命的,损了哪一个,都不敢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