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至善”与“至恶”-第2/6页
———
屈原佩戴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草,是因为屈原以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草为“美德”,而时时佩戴。
想到这里,念头浮想联翩,我不由得想起了贾宝玉和甄宝玉说过的孩子话和混账话,想起了贾宝玉“爱红”“爱吃胭脂”的坏毛病。我又想到和贾宝玉过从甚密的、看起来有暧昧关系的男子,容貌都和女孩子的容貌或多或少的有些相近。
然后我明白了,为什么曹雪芹要把贾宝玉的容貌写得像女孩子一样。屈原以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草为“美德”。而《红楼梦》的作者更进一步,他在《红楼梦》里,以“女儿”为“至善”。
因此,《红楼梦》的作者写贾宝玉像女孩子,是别有隐情。
《红楼梦》第二回,第28页。
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红楼梦》第二回,第31页。
雨村笑道:“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
《红楼梦》第二回,第28页。
子兴冷笑道:“……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
《红楼梦》第九回,第132页。
彼时黛玉才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宝玉道:“好妹妹,等我下了学再吃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
《红楼梦》第十九回,第263页。
袭人道:“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
还有更要紧的一件,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宝玉道:“都改,都改。再有什么,快说。”
《红楼梦》第十九回,第265页。
黛玉因看见宝玉左边腮上有钮扣大小的一块血渍,便欠身凑近前来,以手抚之细看,又道:“这又是谁的指甲刮破了?“宝玉侧身,一面躲,一面笑道:“不是刮的,只怕是才刚替他们淘漉胭脂膏子,層上了一点儿。”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第280、281页。
宝玉不答,因镜台两边俱是妆奁等物,顺手拿起来赏玩,不觉又顺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边送,因又怕史湘云说。正犹豫间,湘云果在身后看见,一手掠着辫子,便伸手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第280、281页。
可巧贾政在王夫人房中商议事情,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众丫鬟都在廊檐底下站着呢,一见宝玉来,都抿着嘴笑。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
贾宝玉长相像女孩子,有何隐情呢?
水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就一直有“上善若水”的说法。故此“女儿是水作的骨肉”取的就是“上善若水”。而和贾宝玉一体的甄宝玉说的话“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就证明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用的就是“上善若水”之意。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请大家注意这句“水……故几于道”。
而“道”当然高于道教至尊元始天尊,也高于元始天尊同等地位的佛教至尊阿弥陀佛,因此和贾宝玉一体的话“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其实就是说“女儿”和“水”和“道”一样,都是高于道教至尊元始天尊,也高于元始天尊同等地位的佛教至尊阿弥陀佛的存在。这正说明了贾宝玉的话“女儿是水作的骨肉”取“上善若水”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