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初带吴钩4



却说泓忍禅师不仅佛法高深,而且深通观人之术,他初见赵元朗,必知此子将来大有可为。又一路跟随,考察人品武功,赵元朗不负所望,最终为自己挣下此等机缘。

        泓忍禅师道:“我夜观天象,紫薇北移,圣主将至。施主若想成就功名,何不往北而去?”

        赵元朗玩笑道:“北方乃契丹人境地,大和尚你莫不是要我去投契丹吧?”

        泓忍禅师答道:”施主有所不知,紫薇虽有北移,但移后安静,预示着神器尚在中原汉庭。”

        赵元朗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汉庭?”又想到了自己在汉任职的父亲,要他去投奔父亲,那是万万不可以的。

        泓忍禅师又道:“汉庭有杨邠(bin,一声)、史弘肇、王章治内,有郭威御外,施主此去,定能大展宏图。”

        后汉国主刘知远死前,曾以枢密使、右仆射、同平章事杨邠总览机政,杨邠‘退朝,门无私谒’;枢密使兼侍中郭威负责统帅诸军,负责对外征讨。又以史弘肇居宿卫,‘弘肇督察京城,道不拾遗’;王章掌财赋,战时供给,战后赐予,尚有积余,国家粗安。是以后汉刘知远死后,其子刘承祐仍能据外安内,维持局面不倒。

        赵元朗想了想郭威,他素知此人治军严整,是一代将才。他父亲每每提及郭威,也是钦佩不已。这时他听泓忍禅师提及汉庭,也动了一探究竟之心。便对泓忍禅师说道:“多谢大和尚提醒,既然如此,我暂且不回家去,去探探大和尚口中的郭威是怎样一个人物。”

        说完,便要告辞。

        泓忍禅师喊住赵元朗,道:“且慢,施主此去安危难测,贫僧年少时曾习过一些粗浅的拳脚功夫,现下赠与施主,以了却这段法缘。”

        说完,便自己在一旁演示起来。赵元朗只见泓忍禅师一招一式都极为缓慢,拳劲却又似千斤之重,看似笨拙却又行云流水。不得不对这大和尚大为佩服,边看边跟着泓忍禅师比划起来。

        泓忍禅师教了招式,又教了赵元朗运气窍门,赵元朗本身武功就有底子,此拳法又和他脾气路子,一学就会。

        这一学,竟学到了晚上,赵元朗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泓忍禅师所教招式,将拳法烂熟于心,方才停下歇息。他又去采摘野果,搭起篝火,与泓忍禅师隔火而坐,吃着野果充饥。泓忍禅师则是只喝了清水,不吃其他食物。

        赵元朗有些后悔地道:“早知你这大和尚功力到如此地步,我就不用顾忌,去打了野味来吃。”

        泓忍禅师唱一声佛号,道:“贫僧这里有一些呼吸的法门,一尊紫金钵,一条紫铜棍,都赠与了施主,盼施主好生运用,以匡天下。”说完,便从怀里拿出一本小册子,一个化缘用的钵,又不知道从哪儿拿出两条熟铜短棍,一齐交给赵元朗,便飘飘然,下山去了。

        泓忍禅师在赵元朗大喊“大和尚留步”声中,飘然而去。赵元朗只听见耳朵旁泓忍禅师“施主,你我尘缘已了,他日不会再见了”的声音传来,心想这佛门之首对他如此关爱,虽不是师傅,却胜似师傅,当下朝泓忍禅师的背影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赵元朗拿起那本小册子,见封面写着:混元拳经。赵元朗翻开,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适才泓忍禅师所授拳法口诀;第二个部分是呼吸行气的法门,也就是内功修行口诀;第三部分则是修行法门。原来那两节短棍沉重异常,是练拳所用。短棍打造甚是机巧,两节一端都有螺纹排列,赵元朗就那么一拧,两节就化作了一根齐眉棍,上有铭文混元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