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初带吴钩3
董遵诲道:”我看那王、赵、李三镇必反,只是迟早问题。“赵元朗也同意道:”单看李守贞招纳亡命,养死士,治城堑,缮甲兵,昼夜不息,就知道此人志不在小。只是李守贞据河中,王崇景据凤翔,赵思绾据长安,三人若连城一气,互为犄角,可就不好平定了。“
董遵诲道:”若我带兵,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行攻克长安赵思绾,断绝凤翔与河中联络,然后再分兵攻取任意一城,如此,敌可破矣!“
赵元朗问道:”若我是李守贞,定会约定趁你攻打长安之时,分凤翔与河中两镇同时来攻,加上长安赵思绾里应外合,内外夹攻,届时你腹背受敌,定难持久,若我再将包围放开一角,任你士兵逃命,则败局定已。”
董遵诲这时恼羞成怒,拍案而起,道:“哼!你这么有本事,怎么我是校尉,而你是副尉!”说罢,便拂衣而去。
董遵诲这样翻脸,赵元朗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回了,心道:寄居人下终非久长之计。遂又辞别了董宗本,漫无目的各处游荡。
不多时董宗本所赠路资又所剩无几,赵元朗为了省钱,连客栈都不敢住了,专挑一些佛寺道观借宿,临走时添些香油钱,比住客栈要划算得多。他时常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沦落道如此地步,又觉得愧对发妻贺氏,出门时信誓旦旦,要闯出一片天地来,如今却是一事无成。
就这样慢慢的到了襄阳,赵元朗如同往常一样,往城外广德寺借宿而去。寺僧并未留难,让赵元朗在客舍中住了几日。赵元朗住在寺中,日日闻鸡起舞,早起练拳。只是寺中日间晨钟暮鼓,夜里诵经念文,都将赵元朗快要淡出鸟来了,于是他下定决心,明日便走,至于去往何方,一时还未有定意。
次日清晨,古刹青气濛濛,幻幻真真,好似在仙境一般。赵元朗闻鸡起舞,早早便在后院练拳,一趟拳打下来,虎虎生风,威不可挡。赵元朗练的兴起,拳劲到处,将一旁碗口般的松树都折弯了,而后又弹了回来。赵元朗心想自己武功尚未到达此等境界,这一拳何以有如此威力?待又试拳之时,又不复先前之威。
殊不知上乘武学都讲究明悟,偶尔只是灵犀一点,却往往能登堂入室。之前商羽机缘巧合领悟“龙渊剑意”就是此等现象。
“施主好气势。”接着又是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赵元朗回身一看,是一名老僧,身着袈裟,虽是年老,精神尚在。赵元朗见他双目如夜空星辰,知是个高人,行了礼,问道:“敢问大和尚法号?适才我那一拳,为何有如此威力,还请大和尚指教一二。”
那老僧道:“贫僧四海云游,能在此地碰到施主,也算是与你有缘。施主刚才发拳之时气势如见龙在田,只是不懂如何化气为劲,所以方才第一拳,有意无意间威力恐怖,后来刻意为之,着了痕迹,却得不到这般效果。”
赵元朗细细一想,还真如老僧所说。不过他立志成为大将军,一身武功只要能在战场上冲杀便可,而不是去做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遂不甚在意,道:“大和尚说得极是,只是我今日便要离开此地,咋们后会有期了,有缘的话再听大和尚高论。”
赵元朗道声“告辞”,便找了那知客僧,又捐些香油钱,一边打听刚才的老僧。那知客僧道:“施主有所不知,我们广德寺乃此间大寺,来往同门多如牛毛,一时间也难以得知施主所问同门是哪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