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今日冯永昌夫妻被叫到老屋去,自从分家后除了端午,还是冯明名第一次让他们回去。
进了门,没看到永康和永安一家子,家里只有谢氏和他爹。谢氏难得地亲自给他们倒了水。
巧娘看她的作态知道肯定是有事要永昌办。“咳”冯老头清个嗓子“永昌,马上就到八月了。”
永昌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回答道“爹,我知道,地里的活我会紧着的。不过今年秋收粮食应该会比去年少些。”
冯老头点点头,今年先是下雨后面又缺水,粮食可能要比去年少二层。“是啊”谢氏看他还没说重点,在一旁使个眼色。
“永昌,我听说你家卖蚕茧赚了不少。你弟过几日就要去府城应考了,爹手头不够,你先借些,等周转开了再还你。”
王巧娘听了后,心里压根不信。说得好听是借,还不还另说,当爹的用儿子钱,不还又如何?
她就着喝水假装呛着,转头咳嗽的时候对着永昌暗示别借。使眼色嘛,谁不会。
“爹,蚕茧是卖了点钱”永昌老实回答道“不过你也知道,阿荣吃药,分家时的钱都用了。
养蚕的钱都是赊的,还有零零碎碎用掉的。现下我这里还剩下四贯钱。”
冯有名一听就气了,还是巧了没多没少的就剩下四贯“你是在怨爹给你分的少了?”
永昌连忙摇头“哪能啊爹,你都知道我养蚕了,也该知道我卖了多少吧?”永昌问道。
冯老头伸出手挥了挥“有十几贯吧”要不是看他们赚的多,他也不会惦记了。
永昌看他不知道具体数目,心里舒口气。“恩,约摸有十一贯”巧娘闻言低下头。
“蚕种、桑苗,样样都要钱,我找了妻弟借钱,又向他赊了好些蚕架竹匾。去掉这些就落了三贯多加上家里剩的,差不多就四贯钱”
永昌也知道若是一点不出也不现实“爹,永康到府城要花费不少,我做大哥的出一贯就不用还了,多是不多,也是我们的心意。”
说完,就示意巧娘一起回家拿钱。“一会就给送过来,爹要是不凑手就去叔伯家再问问?”永昌说完了,就一副你看着办的样子盯着他爹。
谢氏心里不信,那又如何,反正就是没钱。冯老头也不能为了钱把儿子逼上绝路,只得把他们俩打发回去拿钱。
谢氏嘀咕着“你真信他就剩那点?”冯老头心里烦闷“你不信你去他家里抄去啊!”
被他这一冲,谢氏两眼一红,啜泣着说“我这也是着急,阿康要去府城,这要比府试花用还多,钱还没筹足,万一因为这个耽误他的前程。”
冯老头看她这样,就软声说道“大哥他们不是说一起给帮衬些的吗?”谢氏暗想,大哥他们给的要还,从永昌这拿还用还吗?要不她费这劲?
巧娘走在永昌的身旁,不时斜眼看他一眼,真是没想到,老实人还有这一面。永昌看她不停看自己“巧娘有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