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五天后,姚氏和李氏一起来到冯家,今天开始就要做缫丝的准备了。
冯家买的蚕,最后分成了三十五匾,去掉损失的,大概收了近九层的蚕茧。
缫丝这种技术活肯定不会让绍荣他们做,不过今天也只能将工具清洗,和剥茧。
剥茧他们就能帮忙了,将蚕茧上的覆盖着的丝剥下,不能硬扯,就将表面浮着的剥下。
“这些卖不出价钱”巧娘告诉二个弟媳“不过收集足够的量,可以做成贴身的小袄,若是量大了也能做成盖被。”
正巧入冬时孩子也要添置衣裳,今年这些剥下的绵,再加上有些不能抽丝的茧子,到冬天就能凑到足够的量,可以给二个孩子一人做一件坎肩了。
第二天,她们才正式开始缫丝。缫丝的步骤不算太繁,但是对技术的要很高。
技术好的出丝量多,匀称坚实没有节核。巧娘会冷盆缫丝,可以缫全缴的细丝,这种丝有光泽又洁净。好卖,价格又高。
巧娘负责投茧索绪填绪,姚氏和李氏二人轮流摇軖。每日缫出的丝,挂在干燥的地方,第二日就要晾干。
如此劳作,到了第四日,缫出的丝也就干了。巧娘又将一些有瑕疵的蚕茧留作弟媳练习用。又教了他们,把不能缫丝的蚕茧开绵。
“咱家养的不多,今年结的茧子坏的少,光卖丝也好。若是想做盖被,一床薄被得一斤半的绵,
厚被少不得要个三四斤的。做出后还得卖得出,不如卖丝轻便。”
李氏娘家做木匠,多少也知道些买卖门道“姑姐说的是,费力做出来还不如卖丝轻省。我手脚又笨,能把丝缫好就祖宗保佑了。”
姚氏也连连点头赞同“咱们学了后,就将卖不出价的绵留着,自家人做衣絮被都行。”
忙了几日,这次养蚕的事就彻底结束了。累虽累了些,但是是看到洁白的蚕丝,巧娘还是觉得值得的。
待到王北要去县城的时候,冯永昌就将蚕丝包好,准备和他一起去将丝卖掉。
怎么个卖法也商议妥了,一致决定去县城。在镇上也是有人收的,只是价格太便宜了。去县城虽然要花的时间多,但是赚的更多。
绍荣听了后央求他娘“娘我也想去县城,娘,让我去看看吧。”巧娘不同意“你爹和舅舅都是有要紧事,到时顾不上你,万一走丢了怎么好?”
绍荣信誓旦旦地说“我记性好,会认路,不会走丢的。”巧娘不听他的“再记性好,来个壮汉一下就将你抱走了,到时你想跑也没用。”
巧娘虽心疼孩子,不该答应的事决不心软。
去不了县城,绍荣怏怏地坐回去看书了。王小舅前几天从晋陵县回来,给他带了一本书,这是王北听说绍荣想读书特意给他买的。
他当初买的时候,就迷之觉得绍荣能看得懂图上画的是什么。是的,他知道阿荣不识字,但这本书上除了字还有图片,可以看图的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