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国人不安好心-第3/5页





    宝利在持有沃尔沃轿车业务的这些年,一直持着一个观点,那就是沃尔沃虽然国产了,中资持有了,但不算是中国的国产车,而是瑞典车,欧洲车。

    给洋人跪久了,收购对方还站不起来。

    徐腾没有这种想法,他收购奥迪,奥迪就是中国车企,而且会是在中德同时设计,德国负责机械部分,中国的奥迪设计中心负责电子系统。

    你要是觉得奥迪变成中资了,中国设计和生产了,已经不配做高档车,那你就不买好了。

    徐腾无所谓啊,反正各省和正副部级领导、央企都还是这个标准配车,他的日常用车和车队也都换成了奥迪Q7。

    其实现在几大央企级的国内汽车巨头都很尴尬,华腾+奥迪,基本垄断了国内军政企事业单位的公务车市场,它们手里全部是合资车,硬挤出来的几个自主品牌完全杀不进去了。

    在一二线城市,公务车对家庭购车的影响还不大,到了三四线城市,这个影响就非常大,这是华腾汽车集团在国内市场称雄,压住三成市场的关键因素。

    徐腾同意大众集团和保时捷家族的交易条款,将重资豪赌了六年的捷豹品牌让给大众,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因为捷豹这种类宝马的运动型轿车,根本无法挤入公务车市场,对三四线城市的轿车销量刺激作用一直不大。

    所以,对华银财团来说,华腾+奥迪的组合绝对优于华腾+捷豹的组合,只是对整个宝福华联盟而言有点亏,宝马和捷豹这些年虽说是一直共用车型平台,但在设计风格、内饰、电子配置上差异极大,双剑合璧,对运动型豪华轿车的市场占有率是其他汽车巨头和联盟都无法媲美的,对奔驰和保时捷的伤害最深。

    大众拿到捷豹+保时捷的组合,形成完美的高低搭配,其实也能对宝马和奔驰两个老对手造成硬杀伤,毕竟这么些年,华银财团在捷豹的投资力度,一直是全球豪华轿车领域最凶悍的,不惜工本砸上去的。

    这种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正大众集团和华腾汽车集团在年底之前,也将完成互相持股的技术联盟协议。

    到了这一步就是徐腾提倡的中欧汽车产业大联盟初见端倪,德国政界层面对这件事其实是比较冷淡的,国内是真的很支持。

    德国政界的想法是比较美的,技术联盟就不必了,你们中国一无技术,二无品牌,让我们占领你的市场不就挺好。

    这样的德国政客,徐腾在欧洲期间接触的太多,不是十个二十个那么简单,也懒得废话,反正他有钱,他用钱砸服你们,行不行?

    现在确实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巨大的机遇期和转型期,说句难听的,基本也就是靠华银财团,用财团的方式解决问题。

    华银财团不仅要搞好自己的汽车产业,还得帮沪汽、东汽和长安三个废柴盟友,完全就是一个废柴大联盟,徐腾亲自做的决策,将MG名爵品牌转让给沪汽,连MG在沪汽旗下陆续推出的3个新车型,全部都是华腾汽车的英国罗孚汽车设计中心操刀。

    东汽入股PSA的谈判和融资协议,也是华银财团负责,徐腾亲自出面让法国政界通融,让东汽拿下PSA17.5%股权,成为PSA的第一大股东,未来五年将逐渐通过注资和换股的方式增持到30.5%,籍此达成东汽PSA技术联盟。

    最后,徐腾又亲自出面说服宝利放手,将沃尔沃轿车业务让给长安集团。

    徐腾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为了长江经济带的中国汽车工业大崛起,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按照他的想法,到了2018年左右,整个联盟一出手,将中国汽车汽配产业的国标体系往上抬升一个级别。

    到了那时,在中国设计的车型就能无缝对接,送到欧美生产,年产十万辆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也不用招募几千名工人,中国汽车工业横扫世界的时代就来了。

    15年左右,欧美基本也就不用搞汽车设计这种低级工作了,太麻烦,直接都在中国搞定。

    所以说,还是德国政界有远见,总觉得中国资本控股德国车企没安好心,对,我他妈就真的没安好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