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国人不安好心-第2/5页
问题在于,中国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啊,首都也要照顾其他各个省的感受,特别是京津冀辽的渤海经济圈,因为华腾汽车集团的鲨鱼效应,渤海经济圈的中汽、北汽和韩系车,日子都很悲凉。
半个小时前,就在徐腾的午餐时间段,首都那边有领导给陈志辛打了一个电话,希望陈志辛婉转的和徐理事长说一下,要照顾一下东北。
“你怎么说的?”徐腾暂时不在乎克莱斯勒的事,问陈志辛,和领导是怎么谈的。
“我的意思是可以照顾,但是,中汽的那些零配件系统必须用我们的,我们中腾集团在北边也有配套工厂,价格适中,质量更稳定,我不可能去用中汽的配套系统,真要那样就没法照顾。”陈志辛的原话当然没有这么霸气,也是很委婉的表达。
“嗯!”徐腾基本满意这个谈判方式,但他有更好的想法,“长远来看,奥迪在国内的产能中心迁移到庆州的计划不会变,但是,我们可以将华腾汽车的其他系列迁移到东北。至于安排在东北的哪个城市,我不确定,告诉领导,这就是我的答案。”
徐腾已经让了一步,按照他的本意,在北方的新产能是放在冀省,而且是等到钢铁业大规模去产能的时间段,再和冀省启动谈判。
“好!”陈志辛这就能正式去谈了,会出面过问这种事的领导,级别能高到哪里去,镇住陈志辛没问题,想要镇住徐腾就不太可能,陈志辛只要明确说是徐腾的意思,对方也没办法。
哪怕是东北哪个省的主管领导,想要在这件事上挡住徐腾,也得跑到首都游说,正面和徐腾折腾,那是自己撞铁板。
到了省这一级,中国的事就是你知我知,没有什么事是不清楚的。
江南省就是前车之鉴,本来和华银财团合作的非常好,别的省羡慕还来不及呢,结果贪心不足硬扛了一波正面,现在尴尬了吧,损失惨重还不敢吭声!
华银财团将奥迪的新厂区放在庆州,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设计与制造匹配的问题,必须要有自己的设计中心。
华银财团旗下的中腾集团,在北方的产能都是纯粹为了满足国内的北方本土市场,在华东和长江经济带的生产中心才是为了全国全球的汽配产业需求,特别是对东盟和南美的出口。
奥迪对华银财团而言,太重要了,徐腾必须放在最合适的地方,不会为了满足哪个省的工业产值和就业,不会为了拿一块地,就将奥迪的产能拿出来当筹码,东建一个厂,西建一个厂。
华腾汽车集团在庆州青江区有一个产能基地负责生产SUV、CUV车型,在华腾汽车的4大产能中心,质量管控水平很不错,仅次于华腾宝马的江州厂区。
庆州是江淮省的第三大地级市,500万人口,传统工业底蕴深厚,教育水平高,很容易培养出非常稳定的青年技术工人,能够跟得上高技术制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江州理工大学的庆州校区,还有本省唯二的汽车机械专业。
最后再加上庆州的运输条件便利,所以,徐腾目前的想法就是将整个奥迪品牌的设计、生产中心都放在庆州,和德国总部那边直接对接。
到了徐腾和华银财团今天这个级别,其实已经不在乎和哪个省谈条件,在乎的是将这个产业真正做到世界最佳。
这是他的雄心壮志,上上下下,举国皆知。
他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世界最佳,只要他的理由很充分,必须放在哪个市,那就没有哪位领导会自找没趣的过来劝说他。
另一方面,华银财团花了这么大代价并购奥迪,也是在中国汽车业拿到了一柄尚方宝剑,没有谁愿意在这个时刻在华腾汽车集团背后使绊子,真要闹出新闻是很麻烦的,搞不好要丢位置的。
徐腾现在愿意退一步,用华腾SUV的产能换奥迪,这已经是很给力的价码了,虽然预计还是会放在原先奥迪合资的C市,但如果谈崩了,他不介意换一个市,只要还在东北,大局上没有对东三省经济釜底抽薪即可。
千言万语一句话,奥迪对现在的华腾汽车集团来说太重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