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昔年榜眼张元中



    第二天清晨,赵惊涛对着自己的裤裆看了看。军中的金疮药出奇的好,大腿根部的细皮嫩肉已经戒疤了。

    秦霜一夜畅谈,也打消了对少爷的成见。看到少爷对着自己裤裆双手摸来摸去,笑了笑。早晨吃了点干粮。秦霜建议大家放慢速度,在前方十里处,有一家客栈可以休息下,吃点东西。赵惊涛知道这是想给自己多一点疗伤适应时间。

    在赶路的途中,秦霜耐心的向他展示了一些御马的技巧,以及如何在平时扎马步,修炼飞燕之术来锻炼腰部力量的诀窍。“到了荆门,在那边无穷无尽的山脉里,有的是机会。”

    众人在中午赶到那家客栈。赵惊涛开始还疑惑为什么会对一家客栈如此清楚。到了之后才发现,这家客栈地理位置太好了。遥遥相望,就能看见那里竖着一根红旗,上面写着“千萱客栈”四个黑色大字。由于道路要经过一座山头,行人们不愿意绕路,恰恰这山头半山腰有一片平地,平地下是一片树林。这样在客栈门口就能坐下来眺望远方。远处洛阳城依稀可见。之间却是大片的农田。或许战乱时这里会成为帝都的一个哨所。但如今苍流帝国在哥舒世家三代统治下,牢牢地掌控着北方,所以这里就成了远行旅人回望京都的最后一站,也是帝国西面来者第一眼望到帝都的地方。赵惊涛坐在客栈外面,眺望着帝都默然不语。想着自己前世也是六岁就被家人送出来求学,历经风霜。如今依然如此,这大概就是人生奔波追求的过程吧。

    秦霜笑着说,此地也算洛城一景了,前行百里,仍能望见洛城。如果在冬天的温暖时候,那便能看到一条白带绕着帝都向东而去。因为冬天荒野雪化了,只有洛水仍然结冰有雪。不过这家客栈并非只此一点,他们的大厨本是宫中的掌勺,后来年纪大了,长相不是很讨人喜欢,便被老板请来这里。他也不是亲自上手,而是收了几个年轻徒弟。指点他们做。三五年后,这些徒弟厨艺精进,有的走了,有的留下,就帮他带徒弟。这边的葡萄鸭,凤柳胗都是非常不错的菜。

    赵惊涛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看着大道上同样走来的一大一小两个人。等他们走近时,赵惊涛站起来笑着走过去,对着两个人打招呼道:“张莜雨,好久不见。这位是?”“我是莜雨的父亲。这位少爷是?”“爹,他是我在岳麓书院的好朋友,赵国柱家的二少爷,赵惊涛。”

    秦霜这才明白原来是熟人。打量了一下这中年人,看起来平凡无奇的书生,眉眼中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质。赵惊涛和秦霜连忙起身行礼,“原来是帝都的张先生,不知先生姓名?”“老夫张元中,表字希文。”众人听了一惊,立马鞠躬道,“原来是希文先生。后辈年少,不知先生名号,多有失敬。”

    赵惊涛和张莜雨同是在岳麓书院的三等生。岳麓书院将学生分为三等,一等者博学多识,国之栋梁。二等者学有所成,可为国用。三等者初识人世,聪灵可造。张莜雨与赵惊涛同样是六岁入岳麓书院,只是张莜雨可以有木属性修行天赋,而赵惊涛却没有。在学院里,赵惊涛开始时为数不多的几次被人欺负,都是张莜雨帮他化解的。只是赵惊涛没想到今天也会在这客栈旁碰到他和父亲二人。

    听了秦霜介绍,赵惊涛才知道,原来这张元中先生是在帝都文一坊中卖画为生,早年曾考中榜眼,但很不幸,恰逢哥舒帝驾崩那年。哥舒帝临死之前,看了前三名的文章,对另外两名没说什么,却独独拿出张元中这篇文章,道:“孺子朽木废柴,不如西北种树。”当时朝中诸人以为皇帝老糊涂了,但皇帝当着众人这么说,也不好违抗。商量了一下,便决定先把这人派到西北桃林做官。张元中当时也没说什么。去了桃林两年后,便辞官不做,回到京都卖画为生。那年的状元探花后来都成就不小。只有榜眼因为文章被先帝不喜,所以至今一事无成。

    赵惊涛却是看过那篇文章。只是不知道原来自己好友的父亲就是当年的张元中。秦霜帮着二人把行李安放下来,便去客栈中安排酒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