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回京路上



    “阿嚏!咳咳,这司隶的风,却也不比冀州更暖啊。”

    在骑马狂奔着的赵恪裹紧了身上的皮袄,闷着头只顾前奔。

    与他并肩纵马的是蜀王李谋,此时两颊通红的他看起来已经比刚脱困时有精神许多,不过也有可能是冬日的寒风过于凌冽所致。

    前些日子,冀州下了雪。困于粮草不足的青军已经退兵,准备等到明年再行征伐。

    在派出斥候反复确认之后,赵恪和蜀王才动身从清河城回返京城。

    快马数日奔波,终于离京城不远。此地离京城已不到五十里,想必快马加鞭之下,入夜前便能赶到京城。

    北方苦寒,大路上少有行人车马。

    三百骑在道路上畅通无阻,只偶尔经过村庄时才会停下脚步歇息一番。

    正所谓近乡情更怯,临近京城时,此番历经大难的蜀王下意识地放缓了马缰。

    尽管三百骑归心似箭,但是蜀王身份尊贵,众人不得不同样跟随着减放缓了马速。

    于是赵恪干脆拉他下马,在道路旁寻了一间酒肆坐下,顺便让侍卫们暖暖身子。

    “我……本王打算就藩了。”

    刚坐下,李谋就劈头盖脸地来了一句。在有过救命之恩后,这位情感丰富的蜀王已经把赵恪当成了自家兄弟和智囊,就连睡觉时候都要拉着赵恪抵足而眠。

    赵恪对此很是抗拒,但他心里想着蜀王可能因为之前的事情有些害怕,不敢一个人睡,所以也就由着他折腾。

    赵恪伸手在怀里掏了掏之后找到了一小块金子。他随手把金子丢给店家之后让他把店内所有吃食酒水都给侍卫们送去,然后这才转过头,对着眼巴巴的蜀王反问道:

    “陛下会同意吗?”

    “会……吧?”

    前一字肯定,后一字却疑惑。蜀王自认为自己征战多年劳苦功高,不过是就藩而已,应该能被准许。

    但后面,他想起太子之事,连带着对自己的父亲也起了些疑虑。加上想起了在自己展露军事才能之前天福帝对自己的态度堪称冷漠,所以才不确定起来。

    “你是执掌禁军的唯一人选,陛下不会放你离开的。”赵恪喝了口热酒,酒水虽然寡淡无味,但水中的暖意还是实实在在。

    “非也,非也。”一旁坐着的崔丰哆哆嗦嗦地抱着胳膊,挤眉弄眼地说道:

    “赵兄此言差矣,在下虽远离朝堂,却也知有一人可暂代禁军之事。”

    “是谁?”对朝堂情况了解并不深的赵恪好奇问道,难道蜀王之后还有宗亲武将有如此声名?

    “福安公主。”崔丰看了一眼蜀王,小心翼翼地说道。

    “啊?公主殿下?”赵恪傻了眼,“昏了头吗?福安公主千金之躯,怎么可能去执掌兵戈?”

    “因为福安是本王亲妹,代本王执掌禁军有名有分,本王也会尽力相助,”倒是短暂思考过后的蜀王恍然大悟,“而实际上的事务可以委任给其他人……比如某个已经被吹捧成当世战神的侍卫统领。”

    “啊?”赵恪发出了第二声疑问,“什么战神?”

    “赵兄却有所不知了。”崔丰干咳两声,把脸撇到了一边,

    “在下离家前,曾恳求大兄帮你扬名。于是大兄修书数封送往京城并各地,目前就连尚未开蒙的稚童都知道我大夏有一名为赵恪的猛将,以三百骑逼退了青国数万大军……”

    “离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