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火气-第4/6页
罗敷的“邯郸秦”绣标在市场上算是顶尖。承蒙刘太宰那一次黑白不明的“宣传”,也算有些口碑,叫价略高于市价。更别提最近接了白马寺的大单子,虽不赚钱,名声却一炮而响。
她于是也慷慨大方,给手下的织工们发工钱时,按件计费,比市价也多两成。
大家感激,况且又有胖婶监督着,一个个不敢轻慢。织坊刚成立不久,人人身上一股冲劲儿,都有些“开国功臣”的自豪感。大家从早做到晚,有时白天因事耽误了进度,晚上还加班加点。
因此众织娘底气十足,无人心虚。
罗敷自然要站在织娘们这边。朝王放手臂中夹着的几匹丝绫一努嘴,问:“唔,这是要干嘛?”
王放坦坦荡荡:“阿父或许需要钱帛。”
这么句没头没尾的话,倘若让胖婶听见了,得追问个十句八句。然而罗敷和王放年龄相仿,跟他相处久了,慢慢也练出一点思维跳脱的本领。他的念头转得比纺轮快,她也勉强能跟上。
她想想也是。东海先生在外漂泊这么久,眼下不定多落魄。
但她还是让王放把布匹留下来,“这些都是要供给白马寺的,昙法师催得紧,不能挪作它用。你随我来。”
她领王放到自己房间门口,进去翻了床头暗格,捧出一把碎金银。都是承接白马寺生意之前,她一点点攒下来,预备赔偿韩夫人的。如今改用布帛“抵债”,这些钱也就富余了出来,。
除去这些日子家里的吃穿用度,还剩下十几两,她用心收着,以备不时之需。
“你都拿去,贴身放好。丝帛铜钱什么的,不要带太多,够零用就好。你孤身一人,遇事没个照应的。我怕……嗯,若一定要行,其实也可以等哪日军队调动,跟在后面……”
这年头世道不太平,老百姓出门远行的不少,但要么结伴,要么是跟在军兵队伍后面。有时候“大军”没几十人,后头拖拖拉拉跟着一串百姓,是个司空见惯的场景。
王放微笑。其实他也不是没孤身出门过。上次一个人去兖州,不就活蹦乱跳的回来了?
但他喜欢这么被人关心着。他还没走,她就如此惦念;等他走了,她不知会如何想念他呢?
耐心听她絮叨完,才笑道:“就依你。我不露财便是。”
见她满意笑了,他心里痒痒,还想再说点惜别的话,又觉得实在不是场合。织娘们进进出出,眇翁坐在水井边上晒太阳。
他决定“戒急用忍”。等阿父回来了,一切捆缚都松掉,一切名分都掀翻,他爱怎样怎样。
他这么想着,不觉露出十二分得意的微笑。
直到罗敷轻轻推他一下,笑道:“让我出去。别堵门。”
王放错愕:“怎么了?”
罗敷笑:“没听见外面有人叫我!”
院子外头,的确是有人唤“秦夫人”。罗敷忙小步奔出,一看是邻居许四娘。
---------------
许四娘算是她家最早的合作同伴之一,因为自家没有织机,因此时常来罗敷这里借。罗敷的小织坊开起来后,许四娘也顺理成章成了雇工,来赚钱补贴家用。
但她已好几日没来。罗敷自觉开的是织坊,又不是衙门官府,往来都是邻家姊妹,用不着每天点卯那么严格。
这会子许四娘主动找来,脸红说道,她已有孕四月,往后怕是不能来织坊帮忙。
罗敷刚刚一句“恭喜”,许四娘又笑道:“……不过,妾正好有两个乡下来的妯娌,初来乍到,也没什么傍身的本事,织布的手艺倒是从小练起来的。夫人若看上眼,不如留用着,也当是补我的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