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父债-第3/6页



    她倏然间明白了。老织工经历了当年的洛阳大火,不知受了怎样的惊吓,至今难以释怀。她心思飞快,迅速将那半温不温的火盆用脚拨到一边去,拨出钱媪的视线。

    老人半个身子的重量倒在她肩头,还在想象中的火场里挣扎,罗敷有些承受不住,向外叫道:“十九郎……”

    王放急匆匆跑进来,胳膊下面夹着一卷布,惊问:“怎么了?”

    他帮人帮到底,见院里院外都没有木炭,干脆跑到马车里,搬来一匹细绫虽然价值不菲,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老人挨冻。

    见状,赶紧把布匹放下,帮着把老人扶回一个坐姿,跟罗敷你一言我一语,软言劝慰,总算让老人相信,洛阳大火早已过去,眼下她所处的屋子,安全得不能再安全。

    罗敷有些为难地看一眼王放。照老人这精神状态,怎么跟她询问那狼纹织锦的事?

    王放也一时无良策。先将绫布抖开,替瑟瑟发抖的老人披在身上。

    钱媪怕冷,抖抖索索的抓住那匹布。灰白色的指甲,突然掐进那美轮美奂的纹理,用力抓了几抓。

    罗敷心疼,但一句话没说。

    不料,钱媪一摸到那布,却像是听到什么无声的召唤似的,颤声说道:“细纹绫?”

    罗敷愣一刻,“嗯”一声。

    钱媪声音突然大起来:“六十蹑的织机?两组经,两成五的柞蚕丝?”

    音色完全亮起来,跟方才那恐惧大火的惊叫,俨然判若两人。

    罗敷喜出望外,忙道:“老阿婆明鉴,一点没错!”

    钱媪攥紧那片布,露出一个舒适的微笑,慢慢说:“没有我当年织得好。”

    罗敷惊呆。王放早跑出去,把车厢里剩下那几匹各色绫罗全搬了进来。

    钱媪不知多久没摸到过如此上品的丝绸了。她面部皱纹舒展,僵硬紧张的神态无影无踪,眼中亮出黯淡的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皇家锦署里的时光。

    “菱纹罗……工艺不错,可惜蚕丝逊了些……我们当年,只用齐地进贡的桑蚕丝,加上西凉那边的柞蚕丝……”

    “吹絮纶……呵,呵!邯郸手艺,我已三十年没见……当年太后穿衣,裁了一匹,过两日宫里来人,赏我一枚玉镯,可惜丢了……”

    “紫丝绫……什么鬼颜色……你说什么,现在都流行这种?……呸,放过去,是要被罚打手心的……”

    老人有些语无伦次,但娓娓道来之际,眉头愈发舒展,说着说着,甚至咯咯笑了起来。

    钱媪的口音和谯平类似,想必是川蜀一带的织锦高手。寥寥几句话,罗敷在她面前成了新学徒。

    张良和白起在外头听了许久,轻轻敲门框,小心翼翼的挪进来,朝老织工行个礼。

    “老夫人,还……认得我们么?”

    这两位异乡人的相貌可谓过目不忘。钱媪手点额头,将他们相了好一阵,总算认出来,是过去的“客户”。

    王放小心翼翼的展开狼纹锦帕,捧在钱媪眼前。

    钱媪微闭着眼,一双眉慢慢拧起来,像打量一个人似的,打量那锦帕的边边角角。

    忽然又抬头,看一眼王放,眼中流露出敬意,却又夹杂困惑的神色。

    “啊,啊先生你,怎么变年轻了呢?”

    王放眼圈骤红,几乎要哭。

    他膝行几步,来到老人身前,颤声问:“阿婆识得我阿父?我姓王,阿父东海先生,曾在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