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早朝-第2/4页



   以及最近那一次,听说颜季明连同郭子仪在邺郡联手,斩杀叛将田承嗣以及叛官王承业,彻底平定整个河北。

   ......

   叛军和外族人这些日子里的血泪史,尽是颜季明的功绩。

   他年轻,有本事,家风也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颜家算不上是多清贵的出身。

   众人的眼神陡然炽热了许多,像是看到了一个名花无主的金龟婿。

   颜季明顶着周围人的注视,在宦官的指引下,站在了李嗣业的身旁。

   “颜太守,又见面了。”

   老李笑道。

   颜季明不由得又想起了远在河北北疆抵御奚人契丹人的李光弼。

   按理来说,李光弼今天若是到这儿,最前面的几个位置里,也有他一份。

   但颜季明派人把信送过去的时候,李光弼却说战事胶着难以抽身,但凡朝廷有所要求,就让颜季明替他拿主意。

   这是一份极大的信任。

   队伍已经排的差不多了。

   但宫门,

   依旧没有打开。

   负责接待的几名宦官,忽然一路小跑起来,不少人看向他们跑的方向,一时间都有些惊愕。

   远处,两名穿着白色布衣的中年人,缓缓走来。

   虽然都穿着布衣,但举手投足间,都有曾经在军中发号施令的痕迹。

   两人的鬓角,都添了许多白发。

   为首的那人,相貌英武,面容坚毅。

   而在他身边的那人,相貌则是中等偏下,甚至可以说并不好看。

   容貌,对于男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以色娱人,本就是最下等的出路。

   封常清曾经因为容貌被高仙芝所轻视,但现在,他已经和高仙芝并肩站在一块,像两座山峰,牢牢镇住了所有人的心思。

   看见两人缓缓走来,在那些官员中,有不少人当即惊呼出声,也有人当即动容,喃喃道大唐有救,眼里流着泪水。

   但想想,似乎也有些合理。

   毕竟当初玄宗下的旨意,是免去二人的全部官职,以白衣身份在军中听用。

   而且哥舒翰带兵出潼关的时候,肯定也没有带上这两人。

   颜季明的眼睛微微眯起。

   高仙芝、封常清两人还活着?

   后世曾有人说过,若玄宗没蠢到弄死了这两名大将,那安史之乱,绝对不会延续的那么久。

   八年平叛,打光了朝廷的精锐,打光了国家的底蕴。

   从盛唐转为中唐。

   看似只是走在下坡路的第一步,实际上,自安史之乱后,等着李唐的,无非就是暴毙和慢性死亡的结局。

   高仙芝、封常清两人现在还活着,是否就能直接让八年的时间缩短大半?

   颜季明不知道。

   但如果李亨这时候坐拥高仙芝、封常清、郭子仪等大将,颜季明以后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他深呼一口气,按捺住心里的不安。

   早朝有规定的礼仪。

   但现在的主要目的是平叛,所以一些乱七八糟的规矩已经被人暂且无视了。

   宦官引领众人进殿。

   其实也就是个大堂。

   在最前面,摆了一张金黄色的椅子。

   那大概就是龙椅。

   有人急着要山呼万岁,但却立刻被宦官制止,继而郭子仪走出来,从宦官手中接过一封黄纸,面对众人,大声念起来。

   这封旨意,是李亨以太子的口吻,表述了自己迫于局势,为了国家,才不得已而称帝,如今既然称帝,希望大家好好帮我,一起平定叛乱,等乱子平定后,功名利禄不会少了你们的。

   大致上就是这么个意思。

   让郭子仪念,或许也是为了让众人看到,他这个皇帝确实是受郭子仪等军中大将所承认的。

   这时候,李亨穿着一身明黄龙袍,在宦官的带领下,走到龙椅面前。

   郭子仪收起诏书,转身对着李亨率先跪下,高呼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站在后面的没有蠢货。

   就算没有彩排,但这时候,只需要立刻跟在后面跪下来山呼万岁就行了。

   “诸位平身。”

   李亨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看着下方跪着的一群人,他声音平和,不急不躁。

   可终究是第一天正儿八经地当皇帝,他心里还有些慌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