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早朝



如同李泌所说的那样,约莫两日后,就有人提前过来告知颜季明,要求第二天寅时,颜季明入宫参加早朝。

   寅时算是凌晨,颜季明在心里暗骂一句,但还是得恭敬答应下来。

   凌晨把大家伙喊起来开会,放在后世就是那种典型的那种事儿逼单位。

   但颜季明却看见随着旨意的传出,许多人竟然当街喜极而泣,对着天子“行宫”的方向跪下高呼万岁。

   朝廷来了,太平就有了。

   新帝来了,叛军就没了。

   他们心里,大概是这么个想法。

   颜季明其实已经知道了这次早朝的大半内容。

   在昨日,

   他又被李亨传召了过去。

   同样是一次私人谈话,在场的除了李亨、颜季明两人,只有李泌旁听。

   这次,李亨问的不少东西,都开始涉及到真正的利害关系。

   当今局势,叛军攻陷两京,吞没河南,袭扰关内、河东、江南三道,天下震动。

   稳稳握在李亨朝廷手中的,如今只有关内道北部和河东道。

   召颜季明过来,李亨就是想试探一下他的心思。

   整个河北,来的只有颜季明一支兵马。

   明面上,李光弼得率军平定北方,颜真卿则是得坐镇全局,有头有脸的人基本上来不了。

   李亨起初只是把颜季明当做是这两人派出的小棋子,但很快就发觉颜季明并非那么简单。

   “臣曾多次发现,叛军身后,有河北豪族的手脚。”

   河北世家...

   李亨并没有太过意外。

   朝廷对于河北的压榨,其实还是较为严重的。叛军背后没有几个河北世家帮着推波助澜才是怪事。

   “不过,臣有几个办法,一来可为朝廷巩固地方,二来,也可分化地方军权,防止被那些世家豪族趁虚而入,染指地方大权。”

   李亨有了些兴趣,他瞥了一眼旁边的李泌,见后者点点头,才允许颜季明继续往下说。

   “一个,是任用寒门甚至是低贱出身的读书人。

   这些人其中有很多人并非没有本事,只是没有做官的门路,而叛军却敢于大肆任用他们,以此来收获人望、

   臣恳请陛下,不光是为河北,也是为天下士子开一条道路,允许这些人为官。

   这样既可以让天下对朝廷归心,快速补充在战乱中损失的官吏,同时也断了叛军的后援。

   再者,就是可以断绝河北豪族的野望,让他们再无翻身的机会!”

   “二个,李光弼、颜真卿等人,都是手握重兵。尤其是臣的叔父,他起初在河北号召的时候,十七郡同日起兵抵抗安贼,时人号称拥兵二十万,这才堵死了叛军北上的企图。”

   李泌当即冷笑道:

   “颜太守这么说,是在说您叔父颜招讨拥兵自重么?”

   “知我罪我者,其非春秋乎,是非公道,自在人心,臣无须为此辩白。”

   颜季明毫无退缩之意。

   喷的李泌语气一滞,颜季明转而看向李亨,道:

   “臣的第二个办法,就是将河北拆分为数个军镇,各自委派节度使,这样,战时可以各方调动,太平时节,也可互相牵制,绝不会对朝廷构成威胁。”

   李亨沉默良久,道:

   “朕要好好想想。”

   现在只要是率军来灵武勤王的人,都可以算是拥护李亨的新朝廷。

   在行宫外,有官员和宦官在帮那些参与早朝的官员和将领排队。

   道路两旁也有大量的士卒在站岗,同时也是帮着维持秩序。

   不光是这儿,城内外的兵马都调动了起来。

   今日,是新天子的第一次早朝。

   容不得半点差错。

   官位高的人站前面。

   颜季明在前排看见了多日未见的郭子仪,他比颜季明更早抵达灵武,但一直没露面,不知道在忙什么。

   郭子仪在和旁边的一个

   “颜太守,陛下吩咐过,请您站前面去,好让陛下能瞧见您。”

   一名年轻宦官走到颜季明身旁,高声道,当即引得不少人侧目看来。

   颜季明已经声名在外了。

   死守常山,以身为饵,配合援军击溃史思明;

   东援清河,智珠在握,配合颜真卿大军击溃史思明;

   北出关外,横行妫州,阵斩奚人过万,生擒奚人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