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口舌如刀-第2/6页



    王嬷嬷想着二爷对姑娘的安排,满眼里都是笑意,“等逛过了银楼,再去淮安最大的酒楼吃一次淮扬菜,说姑娘是南边人,定是想了好久这边的味道了。”

    “之后,让奴婢们再带姑娘去瞧瞧布铺子,若有喜欢的花色布料,也买一些,再就是去瞧瞧书店,姑娘最喜欢看书,也要买一些在船上看,或是将来看。”

    黛玉轻抿唇瓣,心头的喜悦与甜蜜如泉涌一般,“都听嬷嬷的安排!”

    这一日,自是格外顺利,到了天色将晚,黛玉才回来,她的身后,马车上装了满满一车东西,都是她逛街的时候,随手买下来的。

    贾琮来到船边迎接,见她虽眉眼间难掩疲倦,却是满面笑容,走路的时候,脚步也极为轻快,眼见得心情也很好。

    “如何?”贾琮伸出手,接过了她的手,将她拉上了船。

    “真好!”黛玉松了手,上下打量贾琮一遍,“三哥哥今日不能跟我一块儿去,会不会遗憾了?”

    贾琮笑起来,“自是遗憾了,不过,还有来日呢,等将来我们再路过这里的时候,就请林妹妹做向导,带我转一转这淮安府城。”

    “几条街我都逛过了,有一个摊子上的杂耍是真好看,玩杂耍的是个姑娘家,才十二三岁的样子,本事真好……“

    黛玉边说,边与贾琮一起往船舱里走去,灯火与星光交织,映在她如玉般的脸上,眉眼间淡淡的轻愁似已被这人间烟火消融,那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似已在这凡尘生根,前尘往事已如云烟,她也最终只是这尘世中,一个普通的女儿家。

    不过是比寻常女儿生得越发聪慧清秀罢了。

    贾琮早在启程前,便已经派人往扬州巡盐衙门送信,船只在扬州码头停靠的时候,扬州知府钟况派了一名佐官前来接待,要请贾琮吃一顿饭。

    贾琮自是不会去吃他这一顿饭,便派了贾平前去应酬两句,那佐官也觉得省事,两下相安。

    船只在扬州码头等了约有半天时间,林家并没有派人前来,贾琮也有些担心,便让贾平带了人前去扬州巡盐衙门,一打听,原来林如海早在三天前便公办去了。

    “去了哪里公办?”贾琮问道。

    “先前送信的人留在了衙门那边,怕林老爷回来了有话要问。听衙门里的人说,盐场那边出现了叛乱,林老爷和两淮盐运使赵大人都去了那边,扬州总兵也带兵前去,想必事儿不小。”

    贾琮只好让船只再次起航,他自己去与黛玉好好说。

    黛玉坐在窗前落泪,她这一路来,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既担心没有留在贾家,令父亲失望;又担心她回来了,父亲不好安置她,令父亲担忧;还担心贾家发生了那样的事,令父亲烦扰。

    虽然九月里去京都,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回来了,可她无一日不想念父亲。

    却没想到,回来了之后,竟然没有见到父亲。

    “姑父是有事外出公干去了,先前派来送信的人没有遇上。家里既然没有长辈,依我的意思,林妹妹不如先与我一起前往江宁。”

    贾琮道,“江宁离扬州很近,要来往也非常方便,不论是走陆路还是水路,所费时间都不多。妹妹与我在一起,我守孝期间,还有个伴。是妹妹不愿陪着我吗?”

    黛玉忙收了泪,轻轻摇头,“先前我母亲过世,外祖母遣人来接,父亲怕我一个人在家里无人教诲,方才将我送去外祖母家中。如今,那边生了变故,一时匆忙,并未与父亲提前说好便回来,已是不孝。”

    “事急从权,那时候也是没有办法!”贾琮安慰道,“姑父既然不在巡盐衙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必然是不放心把妹妹一个人留在衙门。妹妹先与我一块儿去江宁,等姑父回来,处理完了手上的事务,必然回去接妹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