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又臭又长,建议别看-第7/12页
六、地狱道。地狱里有上刀山、下火海、割舌、挖眼等酷刑,分不同罪孽,受不同的惩罚。传说前世作恶多端的人会被打入地狱。
上述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则为“三恶道”。佛教认为,众生的善恶行为都会得到报应,修善的随福业而上升,作恶的随恶业而堕落,生生死死,在六道中轮回流转。只有修持佛法,才能跳出六道轮回。
戒律——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
一个佛教徒首先要皈依佛、法、僧三宝,然后是持戒修行。佛教的戒律,按不同标准可分为大乘戒律、小乘戒律;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居土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
五戒,又称在家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律,所有佛教徒都要受持,具体如下。
一、不杀生。不杀害人、鸟、鱼、虫等一切生物,甚至连起杀意都不行。不过,对在家的信徒而言,不亲自杀生,只买已经被屠宰的牲畜,就不算破戒。
二、不与取。不与而自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财物,都叫做盗。所谓“不偷盗”,是不仅自己不去偷人家的东西,也不能教唆别人去偷盗,否则也是犯戒。
三、不邪淫。佛门弟子,出家的完全戒淫,在家的只是戒邪淫。“邪淫”指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的男女关系,或在不当的时间、场合发生性行为。
四、不妄语。不能随便乱说、乱写,虚伪夸张、借辞掩饰等,也都是不允许的。不仅自己不能乱说,也不能让别人乱说,甚至默认、点头、做手势也不可以。
五、不饮酒。佛教认为,饮酒会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坠车、落水等。不饮酒则能使头脑清醒、信念坚定,有助于修行佛法。
佛法
佛法是十方三世诸佛超凡成佛的方法,有“教法”和“证法”之分。内容有三学(戒、定、慧)、三藏(经、律、论)、五论(因明、现观庄严、中观、具舍、律)。经典分显法经典(经、律、论)和密法经典(事、行、瑜伽、无上瑜伽等部)。
“八戒”也称“八关斋戒”,内容在“五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以下三戒。
一、不装饰香花蔓,不使用香油涂身,不观赏歌舞娼伎。即不修饰打扮和观听歌舞。佛教之所以要强调这些,是担心信徒受到世俗的影响后,有了**的追求,而打乱正常的修行。
二、不睡、坐高广的大床。床,指供人睡觉的床,以及坐垫、板凳等。佛徒需要减少物质享受,追求精神的解脱,所以不睡、坐高大华丽的床。
三、不在非进食的时间进食。这是要求过了中午之后不能再进食。据说执行此戒后,可以身心轻爽,杂想妄念也会减少。
猪八戒
猪八戒,法号悟能,别名八戒。他本是天蓬元帅,会天罡三十六变身术,能腾云驾雾,善使九齿钉耙,却因醉酒戏嫦娥被玉帝贬到人间。谁料他又错投猪胎,生了个猪嘴猪脸。唐僧收他为二徒弟后,为让他戒五荤三厌,给他起名“八戒”。
沙弥戒,是在八戒上再增加“不非时食”“不持银钱”二戒。沙弥是梵文的音译,可意译为“永寂”,指息恶行慈、求取圆寂之道和涅槃之果。出家后不满20岁者就是沙弥或沙弥尼。此外,也允许已无法受比丘戒的老者受沙弥戒。
出家人到20岁时,正式受具足戒,成为僧人。其中,若犯淫、盗、奉、妄四戒,要被逐出佛门;若犯**、触摸女人的身体、诬陷好人等戒,则必须在僧众面前忏悔。此外,具足戒还包括僧人日常修行和生活的一些仪规,共达二三百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