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如刀-第4/17页
永明州、徐杨州、锦安州。三州十二郡。需要给岚山大营运送军需。在常岳到达时候,三州粮草都已经装填马车完毕。常岳入岚山大营,环顾四下,唤司库官到身前来,问起永明州中阳郡一行粮草车马在何处。軍司库官带到一行三十几人前。常岳上前一步问道:“你们可是从永明中阳郡来的人,郡令杨正大人何在!”
“谁人寻我何事?”杨正从人群后走来。
常岳取出一件黄帛。“皇帝诏,永明州中阳郡郡令杨正,即刻起,随军任帐下,凭陈国公调遣,原郡下其他事宜由州府代为管理,以望卿家尽心尽力,将功折罪!”
杨正领旨说道:“臣下奉诏遵旨!”
“将军,家国有难,我等下愿意随军抗敌,征战沙场!”中阳郡下巡卫孙弘烈身后跟着其他巡卫,忽然间上前一步。各个州府巡卫见此请愿之志,纷纷愿意效力报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各州郡巡卫在营中纷纷回应,报名参战一百多几十人。常岳环顾四方,双手抱拳,感动丈夫家国之心。于是这些地方巡卫武卒也一起随了军。
中阳郡除了郡令杨正奉皇帝诏令以外,巡卫孙弘烈、许白江、班奉起三人也一起随往虎御关。
孙弘烈,生于中阳郡,炎国四百九十七年生人,郡令府下巡卫。自小的到少随学堂先生读书。
先生讲夫子意,孙弘烈问先生,夫子如何不想一统而是只做礼法。先生讲白圣诗词,孙弘烈问先生,诗中志向与抱负恢弘磅礴,可为何逢到机遇却不能立功立业。先生讲家国情怀,孙弘烈不解,天下是一姓天下,为何一家与天下是不可分得。诸如此,惩罚不少挨。
虽然原想考取功名,但屡屡落榜,混上一名秀才也不得。灰心在二十五后不再考取功名。
父母膝下大哥二哥两子行孝,使不上他也就任其放浪。周围的朋友三三两两,酒家的鹿远、河塞的宁唐,以及乡中秀才米康林。
一次巧然,炎国五百二十二年,得相识的老巡卫照顾,给介绍进到郡令府做了巡卫。老巡卫见到郡令,介绍起孙弘烈,说侠义肝胆,勇毅刚正,心思细致。斗胆推荐给大人手下做事。郡令于是点头答应下来。
现任郡令杨正,字长君。原国中翰林院待令。家世忠贤,祖上随炎国开国皇帝赵起征战治策,一度官拜丞相之职,此后传人至杨正,家境早已没落于市。杨正的父亲在城中写书信,做画为营生。难以养活家小,全靠母亲织布贩货才得以周全。十七岁得炎国文魁,结果酒后兴起,皇城门下提诗,讽刺了群臣阁老,皇帝下令先关两年醒醒酒。但是好在身陷狱中说不上吃苦,二皇子爱惜人才打点照顾。后在位无绩八年有余,不想又在朝下言辱农耕田亩丁税的政策愚蠢,被人奏报给皇帝,晚饭间,一队禁卫軍前来传旨意,召杨长君入宫见驾。
殿中长跪许久,面色依然无畏,之后皇帝赵修背身给他说了一句:“那中阳郡,治理堪忧,想是你三年便可出成绩,即日赴任,不得延误。”至此,可以看做被贬发配。在炎国五百二十年三月廿四,赴中阳郡任郡令。
从翰林到中阳,再到虎御关。皇帝赵修到底是忍下了杨长君的高傲,一边是任用,另一边是心中咬牙切齿的厌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