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角逐-第2/5页
船,这在沿海非常关键的一点被卡住,所有想法和憧憬,全是海市蜃楼,楚庄需要发展船业,发展经济,营建远洋货船、扩建大小战舰......
“来人,马上按排船只去泉州。”
少爷的这种随性,往往让人捉摸不透,不过亲卫也习以为常了,当下四下散走,按排出行事宜。
.......
二月底,崇祯敕谕天下朝见,可以说,是他执政以来,第一次正式朝会。
天才五更,京师内大大小小够资格上朝的官员,早早便涌入了皇城,比平常还要殷勤,没法子,这位万岁爷比较勤政,天未亮就开始坐朝,主君如此,底下人谁敢怠慢?!
当然,来的人也并非只为表殷勤,实情是皇上的班底到如今仍没完备,特别是魏忠贤、崔成秀一党杀的杀、囚的囚,与之暧mei的官儿,为了避嫌也纷纷乞休,官位空缺严重,定制混乱,因此,有爵的老臣新官就全赶着来了,趁着现在未有成规,希望能被万岁爷相中,保不准就飞黄腾达啰。
“哎,那不是钱龙锡、周道登、李标和刘鸿训吗?”太僕寺卿耿如杞,望远处努嘴,那四人正是新晋的内阁大臣。纵观旁人,看他们眼神也多是妒羡、不甘、忧愠俱有。
房壮丽是吏部尚书,当然清楚官吏升迁名录:“是啊,前些日刚抵京城,今儿朝觐,正好谢恩......”
一旁的陈维新大表不满:“按我说,皇上也太浮诞了,居然用‘枚卜’来挑选阁臣,瞧这挑的是些什么人呀?好比周道登,第一次觐见皇上,所献方略竟然是一曰守祖制,二曰秉虚公,三曰责实效。这谁不知道啊,可他偏偏就晋为内阁大学士了,可笑,可笑。”
六科的给事中,专门监察六部,纠弹官吏,喜好在殿上大放厥词,以敢于直谏为荣,连皇上的面子都不用给,房、耿二人是为官老道的人,也不想出头得罪他。
耿如杞笑笑:“皇上初登极,对百官不甚了解,此举只不过效仿古人而已,《尚书.大禹谟》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何况也是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等老阁臣提议的,并非皇上意思。”
天启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廷推阁臣人选,计有孟绍虞、钱龙锡、杨景辰、薛三省、来宗道、李标、王祚远、萧命官、周道登、刘鸿训、房壮丽、曹思诚十二人,可崇祯帝对手下诸臣丝毫不知情,奈何啊,就在乾清宫召集大臣,拜天,后将廷推大臣的名字分别写在红纸上,团成纸丸做阄,置于小金瓶里,用箸(筷子)夹取纸丸,每夹得一丸,展开遍示众臣,举笔点之就算选中。
原先夹得钱龙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四人,又夹得周道登、刘鸿勋二人,本来已经夹到王祚远了的,但倒霉的是纸丸被风吹走,找也找不着,事情过后,才发现纸丸落在了施凤来身后,当时会不会被施凤来故意踩藏于脚下,不得而知,总之,第一代领导班子,就这么儿戏的成立了,你说扯不扯?
别看耿如杞话说得好听,其实众大臣对抓阄大会,都颇有微词,而善于弹劾纠弊的言官,反应自然更激烈一些。
“文武百官,上殿觐见!”司设监太监尖锐的语音,飘传出来。
群臣结束彼此间的闲话,敛声屏气,拱手端行,各照品秩高低随行,仪态整肃迈入太和殿。
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春秋两季首次朝觐天子,遵礼制,文官在东,武官在西,分列两班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缓缓至地,顿首五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崇祯两颊晕红,好像刚喝了一壶醲醇老酒,眼中尽是化不开的和昶醉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