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角逐-第3/5页
近来,宫里、宫外盛传,‘烈皇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为诸官平冤昭雪,免除诬赃之罪,可谓胆略超人,天下想望治平也’。宗社再安,也是朕之所望啊,天启朝虽然才历七年,然而阉党肆虐,众生犹如水浊鱼噞,算算时间过得也够漫长的了,如今换朕治理,正是万众归心,若不能让大明更盛前朝,岂不愧对世人?!
但当前定逆案仍未了结,清理魏忠贤一党,整纷剔蠹,梳理朝纲,依旧是首要重务。崇祯懔然扫了群臣一眼:“尚宝司司丞。”
沉大藩出列作揖:“臣~,在。”
“黄立极是否安然回到元城老家了?”
“皇上圣眷,黄太保已经平安抵达。”
崇祯貌似欣慰道:“黄老为社稷竭尽心力,而今已五十有三,身子骨大不如前,也是该颐养天年了,朕曾想过挽留,让其为我大明接下来的革新变旧,再度出谋划策,怕就怕黄老精力不支,倘若忙出点什么毛病来,便是朕罪过了。”
殿上百官你眼望我眼,可人人心里都是亮堂堂的。
五十三岁的官算老吗?算吧,但主要是皇上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黄立极与魏忠贤同乡,二人平常以故知相结交,黄立极能当上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不能不说没有魏忠贤的功劳,这一丘之貉,皇上能留他继任首辅之职吗?
皇上话里意有所指,再明白不过,同为天启年间四大学士之一,刚刚暂代当朝首辅的施凤来,也是识趣的臣子,于是恭声道:“皇上登极,值此百废待兴,理应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同创辉煌,然而臣与黄太保一般老迈,每每处理政事力不从心,长此以往,唯恐三差五错有辱圣恩,恳请皇上容臣告老。”
紧接着张瑞图佝偻着腰,低眉顺眼地也开腔道:“皇上,臣昔日之疾,至今仍不得愈,伏乞皇上放臣积病之身,回乡养疴。”
这两人,一个毫无节概,柔媚魏忠贤;一个性情悖妄,常替魏忠贤生祠撰写碑文,现在倒是有志一同。崇祯眉头一挑,沉吟片刻,才温颜说:“二位爱卿为大明鞠躬尽瘁,不觉几近花甲之年,是朕疏忽了,尚宝司司丞......”
“臣在。”
“诏谕,加施凤来太傅,荫封一子,遣人护归故里,赐驾乘驿马,加路费银百两,彩缎四表,紵丝坐蟒一袭。张瑞图加太保,荫封一子为中书舍人,遣行人护归,赐驰驿,路费减五之一。另,二卿每人每月给廪米五石,轿夫八名。”
“尊旨。”
“臣叩谢圣恩。”趴在地上的施凤来和张瑞图,眼角相互瞥了一眼,多是无奈,二人这就算辞别官场了。
皇上的举措,全在众臣意料之中,天启年间的四大阁臣,实际上是‘魏家阁老’,如今秋后算账,他们不遭清洗才叫怪事呢。最后一个李国普呢?李国普虽然是魏忠贤同乡,但每持正论,官声不错,怎么着也能落个善终吧。
果然,又听崇祯道:“李国普,朕也不会厚此薄彼,加你少师,官居原职。”
李国普不亢不卑:“臣谢恩。”
崇祯趁势又说:“前日房壮丽上疏提议,令闲住者复官,遇缺酌起,以使政事畅行,朕深以为然,朕由廷臣举荐人选中,择录了各部要员,现昭告众卿,郝隐儒,宣。”
“是。”太监郝隐儒展开折子,大声宣读:“谕,房壮丽仍为吏部尚书,大学士杨景辰领吏部左侍郎,钱龙锡领吏部右侍郎。”
“郭允厚为户部尚书,徐绍吉、王家桢为户部左、右侍郎。”
“孟绍虞为礼部尚书,马之麒、周延儒为礼部左、右侍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