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成长-第3/5页
“李大哥,前面有人窥探。”
“理他们做什么,咱们是流民,又不是盗匪。”
“不不,李大哥,流民出卖田地,背井离乡,无非是为了逃避差徭,但皇庄、官、屯缺人耕作,良田荒废,岂不动摇了官家的利益根本?你说当官的会不会管?会!”孟常看扁这帮粗糙的家伙不懂理法,索性自问自答:“北方巡道崩坏,州、府想管,咱们已经迅速过境,小县城想管,却是不敢管,而南方还算太平,岂能容我等妄为?你看过采石矶,少爷还得动粗呢,如今走官道,肯定会有人来找茬,怕是怕咱们两千人被附籍在当地,坏了少爷基业。”
童令呱呱叫道:“行行行,说这些咱们又不懂,反正谁敢用强,老子灭了他!”
仿佛在回应童令似的,前方忽然冒出一队明军,大约三千多人,剑拔弩张地堵在道上。
孟常暗暗叫糟:“是新安卫。”
明军一名旗官大喝:“前面人等立刻停下!”
流民队伍顿住挤成一团,战飞迅速调集亲卫,暗抄兵器,连五百后卫,也拉了上来。
明军也是如临大敌,如今流民和流寇的身份很难区分,面对大伙官兵时,他们是温驯的流民,遇上小股商队,他们立刻就会转化为流寇,若是两方冲突起来,可怎么得了。
孟常忙压压李莫如手臂:“李大哥别冲动,待小可会会他,不行咱们再动武。”说着,独自一人朝前迎去。
童令愣了愣,也跟上。
“童大哥,你来做什么。”
“监视你!”
童令理直气壮,很令孟常哭笑不得。平时二人不对付,爱顶杠,危难时刻,却是不离不弃,宛如一对欢喜冤家。
来到明军阵前,士兵抬枪拒马,戒备二人。
高头大马上的指挥使,冷哼一声:“站住说话!”
孟常好整以暇打个揖:“汪大人,小可有礼了,不知何故拦阻我们?”
汪子谦感到意外:“你怎么知道本官名讳?”
“好说。”孟常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体力活帮不上楚峰,自然要多做别的,比如增强自己的吏治、统管能力,特别是此去福建,山长水远,沿途官场上的人和事就是流民最大的阻碍,一番功课做下来,果然,今天就派上用场了。
汪子谦眺望眼前黑压压的流民队伍。“你带几千流民进入徽州府,意欲何为?”
“我家大人乃户部福建清吏司郎中,专行招抚安置流民之事,这趟回福建,途经贵境而已。”
少爷什么时候成户部郎中了?童令瘪瘪嘴,不愧是读书人,编起瞎话都不用打草稿。
汪子谦一听他说出官场上的门门道道,再看他衣着装整、举止闲雅,心神不由稍稍松下,民不得私自脱籍,官家行为就不一样了。“你可有官凭文书?”
“文书当然有,但在我家大人身上。”
“你家大人呢?”
孟常老神在在说:“我家大人正蒙应天府户部尚书范大人相邀,把酒言欢,畅诉往日,因此要多暂留数日,所以着我先带队入福建安置流民。”
“这么说还是拿不出凭证啰?”孟常年轻,终究还是让汪子谦看轻了几分。
孟常却也不怵,老神在在说:“那依大人看,该怎样处置?”
北方女真祸起,田地多荒怠,户部不迁民北上,反而南行,汪子谦当然不信其中没有猫腻。“按大明律例,凡难民、流民迁徙需要路引,否则,不出千里者遣返原籍,招抚复业,如果超出千里,便附入当地户籍,不从者施以武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